衡阳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近尾洲学子体验艾叶粑传统制作

发布时间:2025-07-21 19:5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梁明勝、唐文杰、唐先蓝、李新媛、李沅杰、吴灿灿、吴雨萱   阅读 6.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X月X日讯(通讯员 梁明勝、唐文杰、唐先蓝、李新媛、李沅杰、吴灿灿、吴雨萱)

2025年7月12日下午14:30,在衡南县近尾洲联合学校食堂,“‘铜’心‘碳’索”科普队组织了一场面向该校贫困学生的艾叶粑制作体验活动。参与活动的学生代表来自一至五年级,具体包括苏梓轩、夏亚花、邓子龙、欧习文、刘叶馨、苏颖琪、夏亚东、王帅、谢佳兴、刘书琪、吕昊谦、吕昊骐、王浩宇、周柏任共15人。活动由“‘铜’心‘碳’索”科普队后勤组全体成员负责现场指导,宣传组成员负责全程拍摄记录。

活动开始前,后勤组志愿者准备了新鲜艾草、糯米粉以及豆沙、芝麻花生等馅料。活动启动后,志愿者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艾草的基本特性及其在当地作为传统食材的背景知识。随后进入制作环节,志愿者演示了将新鲜艾叶进行焯水、过凉水、挤干水分并切碎或打成泥的处理过程,部分学生参与了此环节的操作。

▲图为团队成员制作艾叶粉图片 通讯员 周彬彬

处理好的艾草泥被用于和面。学生们在志愿者指导下,将艾草泥与糯米粉、适量水混合,共同揉制,直至形成光滑均匀的绿色面团。

完成面团制作后,学生们取适量面团,在掌心压扁,放入准备好的馅料,然后收口,将包好馅的面团搓圆或轻轻压扁成饼状。整个包制过程在志愿者协助下进行。

▲图为学生制作艾叶粑粑照片 通讯员 周彬彬

所有包好的艾叶粑被整齐摆放在垫好屉布的蒸笼内。蒸笼置于灶上蒸制约二十分钟。蒸制期间,志愿者负责看护以确保安全。蒸制完成后,蒸笼被揭开,学生们观察了艾叶粑经蒸制后形态和色泽的变化。待艾叶粑稍凉,学生们品尝了自己参与制作的成品。

活动过程中,团队宣传组成员使用相机等设备对活动进行了拍摄,记录了学生听取讲解、参与原料处理、揉面、包制、观察蒸制过程及品尝等环节。活动按预定计划于当日下午完成。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本地传统点心艾叶粑的制作方法,是一次结合地方饮食文化认知与基础劳动技能体验的活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明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9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