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赋能乡村 实践课堂播种希望——华东交通大学天佑学院“天佑先锋”赴湖口县流芳乡开展暑期支教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1 20: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涂君焕,段瑶琴,张丽平,杨名宇   阅读 4.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入学习贯彻“教育扶贫、知识兴农”的理念,引导青年学子在躬身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5日,华东交通大学天佑学院“天佑先锋”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湖口县流芳乡,开展“大手牵小手,爱心永相传”公益支教活动。青年学子以知识为桨、以热忱为帆,为乡村儿童打造多元化成长课堂,在服务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擦亮青春底色。

▲图为实践队员与孩子们合影

生命护航:沉浸式课堂筑牢安全堤坝

面对暑期溺水事故高发态势,实践队化身安全守护的“大手”,创新打造“情景体验+多元互动”安全课堂。队员们以真实案例剖析水域风险,借助警示动画强化认知;精心设计“拼图识险”“快问快答”“自救模拟”闯关环节,将“六不准”原则与“呼救—抛物—报警”自救流程转化为生动实践。课堂上,“小手”争先恐后高举,安全知识在寓教于乐的互动中深植心田,为孩子们的生命安全构筑坚实防线。

▲图为孩子们观看防溺水安全教育动画

墨韵传薪:执手运笔笛韵悠扬共润童心

文化传承课堂笔墨与乐声交融。“撇要舒展如君子之风,捺需沉稳似磐石之坚。”书法课上,实践队员的“大手”轻握孩童“小手”,从执笔姿势到运笔力道倾心指导,引导孩子们在横竖撇捺间体悟汉字筋骨,于方寸格纸中感受文化厚度。

▲图为实践队员教孩子书写汉字

实践队员周海蓉向孩子们展示了中华传统乐器巴乌。她指尖轻按气孔,为孩子们演奏经典曲目,悠扬婉转的笛声漫过纸页,巴乌曲韵流淌教室,孩子们凝神静听,传统乐器的独特魅力如细雨般浸润童心,在幼小心田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图为实践队员向孩子们展示传统乐器巴乌

科学启智:趣味实验叩响探索之门

“气球为何在瓶中鼓起?”“吸管怎能吹出跳跃音阶?”科学小课堂变身奇思妙想的探索乐园。实践队员以“大手”引领“小手”,用“空气小精灵的拥挤游戏”“振动音符的奇妙舞蹈”等童趣比喻,将气体压强、声波振动原理拆解为“瓶口气球”、“吸管笛子”、“悬浮乒乓”、“空气动力袋”四项妙趣实验。孩子们亲手操作,惊呼与欢笑中,科学探索的火花被“大手”悄然点亮。

▲图为实践队员与孩子交流互动

价值领航:童言童语系牢人生纽扣

如何让“富强”“文明”融入童真世界?队员的“大手”牵引思考,将“富强”具象为“家乡新修的宽阔马路”,把“文明”融入“见面问好的温暖笑脸”。通过情景剧演绎、故事分享会等互动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作可感可知的生活图景。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理解责任,在抢答比里铭刻担当,向上向善的嫩芽在“大手”的浇灌下破土萌发。

▲图为孩子们在课堂上踊跃发言

此次支教活动精准聚焦乡村儿童成长需求,创新打造“四大课堂”体系:安全课堂将防溺水“六不准”原则转化为互动闯关实践,有效强化儿童安全防护意识;文化课堂融合书法练习与传统民乐赏析,深化文化认同;科学课堂设计趣味实验解析基础物理原理,激发科学探索兴趣;思政课堂通过情景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强化价值引领。“天佑学子”以实际行动在基层服务中展现青年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撰稿:涂君焕 段瑶琴 张丽平

图片:方昱杰 邓祖瑞

审核:肖泽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名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