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二汽记忆、重温创业精神

发布时间:2025-07-21 21:0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冯嘉睿智   阅读 1.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在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上,每一位老员工都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为了了解这段历史,2025年7月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线印记寻访团(下称“团队”)前往二汽老员工赵常好爷爷家中,对其进行了采访。赵爷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团队成员讲述了二汽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的峥嵘岁月。展现了一代人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图为团队成员倾听赵爷爷的讲述。商思源供图

产生:复杂的背景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二汽的诞生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建国初期,国际风云变幻,中苏关系紧张;国内局势亦不平静,台湾当局叫嚣反攻大陆,广西深山里的反动残余势力尚未肃清。为筑牢工业防线,“三线建设”的号角吹响,二汽最终选址十堰——这片被群山环抱的土地,正符合“分散隐蔽”的战略要求,正如亲历者赵爷爷所说:“当时的要求就是工厂建在三线,分散隐蔽。”

初到十堰的建设者们,面对的是一幅苍凉的画卷:连绵的大山光秃秃的,稀疏的野草枯黄矮小,望不见如今郁郁葱葱的绿意。生活的艰苦远超想象,赵爷爷回忆,结婚时连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是自己动手敲敲打打做出来的,“拿钱都买不到”像样的物件,桌上常常只有两个地瓜和一副碗筷。工厂建设更是举步维艰,没有先进设备,全靠人力一砖一瓦地垒砌,半年时间都难以建起一座厂房。即便如此,建设者们仍怀揣着热血与信念,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扎下根来。“那个时候一件衣服十几个补丁也不舍得丢。现在这么多衣服穿小了,一想到当时,也就不舍得丢。”赵爷爷的话语里,藏着物资短缺的印记,更凝结着那代人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精神底色。正是这样一群人,用双手在大山深处勾勒出中国汽车工业的雏形,让二汽的火种在艰难岁月中顽强燃烧。

图为赵爷爷向团队成员展示的老物品。万悦供图

发展:胆大心细的秘诀

“那段时期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团队成员胡钰的提问,打开了赵爷爷记忆的闸门。他缓缓道出那段化铁水的往事,仿佛将众人带回了那个热气蒸腾的车间。

当时,车间里正为化铁水的事犯难——按照规程操作,铁锭却始终顽固地保持着固态,任凭车间主任来回奔波十几次排查,难题依旧像座小山挡在面前。就在众人垂头丧气、束手无策时,赵爷爷站了出来,主动提出尝试。“班长都搞不出来,你搞的出来?”质疑声像细小的石子投向水面,激起一圈圈怀疑的涟漪,但赵爷爷没有退缩,转身走向了控制室。彼时的控制员还是个毛头小子,不仅对操作流程一知半解,还执拗地守着设备不让旁人碰。赵爷爷耐着性子,从口袋里摸出纸笔,一笔一划写下详细的操作步骤,又郑重地写上自己的姓名,将纸条递过去。墨迹未干,他已接过操作杆,按步骤沉稳操作。不多时,炉膛里传来“咕嘟”声响,通红的铁水如熔岩般缓缓涌出,映亮了众人惊喜的脸庞。

“学问再高,胆子小了,也做不出事来。胆子大了,心不细,也做不出事来。要胆大心细。”赵爷爷望着团队成员,眼中闪烁着岁月沉淀的光芒。这句话不仅是那次化铁水事件的感悟,更成了他在二汽数十年奋斗的座右铭。在那个物资匮乏、技术简陋的年代,正是无数像赵爷爷这样的建设者,凭着一股敢闯敢试的勇气和一丝不苟的细致,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让简陋的厂房里不断诞生奇迹,也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埋下了坚韧的种子。

落幕:二汽的离去

“为什么二汽最后离开了十堰,前往武汉发展了?”面对法学专业万悦同学的疑问,赵爷爷的思绪飘回了那个发展与困境交织的年代。他缓缓解释,当时国家推行“退耕还林”政策,十堰的山地被严格保护起来,连优质耕地也被纳入严控范围,每一寸土地的使用都牵动着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的弦。

而那时的二汽,正处在建设与扩张的高潮期,厂房扩建、设备添置都急需土地支撑,就像一棵快速生长的大树,根系迫切需要更广阔的土壤。地方上要留足土地保障百姓耕种生活,工厂要拓展空间实现产能跃升,矛盾如日渐绷紧的弦,让双方都陷入两难。“当时的情况是地方上也难,工厂也难。”赵爷爷的话语里带着对往事的感慨。一边是生态保护与民生需求的硬杠杠,一边是企业发展的迫切性,最终为了寻求更广阔的发展天地,二汽选择告别奋斗多年的十堰,踏上前往武汉的新征程,在更开阔的舞台上续写工业传奇。

图为团队成员和赵常好老人的合影。商思源供图

总结:党的领导始终是二汽发展路上的核心

回顾二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赵爷爷的总结掷地有声:“党的领导始终是二汽发展路上的核心。”在他的记忆里,那个年代的党员身上仿佛有一种纯粹的光芒——“当时的党员纯粹,不是自己的绝对不拿。为人民服务”,这朴素的话语里,藏着老一辈建设者对信仰最直白的注解。他们像一颗颗铆钉,牢牢铆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廉洁奉公的底色和服务人民的热忱,为二汽的崛起筑牢了精神支柱。

“一代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有一代人的担当。”听完赵爷爷的讲述,团队成员万悦的感慨道出了青年一代的共鸣,“这几次我们拜访了很多像您这样的二汽老员工,他们口中反复提及的‘党的领导’,让我深切感受到这份信念的重量。”面对年轻人的感悟,赵爷爷进一步阐释:“党的统一领导,让我们一条心。政策的有序执行,才让二汽有如此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离开老人家中。冯嘉睿智供图

时光匆匆,采访终究落下帷幕。团队成员带着赵常好爷爷的嘱托踏上归途。从十堰深山里的艰难起步,到武汉新基地的蓬勃壮大,二汽的每一步跨越,都印证着党的领导是企业发展的定盘星。这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凝聚力,不仅成就了一个企业的传奇,更成为跨越时代的精神财富,指引着新一代在各自的赛道上续写担当与使命。(通讯员 冯嘉睿智 万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冯嘉睿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5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