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陈绘宇、陈子文) “不做霸凌的施加者,也不当沉默的受害者。遇到欺凌勇敢求助,用正确方式保护自己,坚决对校园霸凌说‘不’!”7月20日上午,湘潭县乌石镇彭德怀红军小学的教室里传来阵阵掌声,一场寓教于乐、富有创意的“远离校园霸凌”主题教育课在这里精彩呈现。
这次活动由湘潭大学化学学院赴乌石镇暑期社会实践团精心策划组织。在前期调研中,实践团成员们发现,不少乡村学校的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为此,实践团成员特别设计了这场寓教于乐的宣讲活动,旨在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环境。
宣讲中,主讲老师用贴近校园生活的语言,将“校园欺凌”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孩子们容易理解的案例。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向学生系统讲解了校园欺凌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言语欺凌、社交欺凌、肢体欺凌及网络欺凌等。“面对欺凌行为,同学们要牢记‘三不’原则:不沉默、不畏惧、不参与。”主讲老师在课堂中强调,校园欺凌不仅违反校纪校规,破坏同学情谊,更可能触犯法律红线。活动还特别设置了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环节,通过“遇到欺凌怎么办”等互动游戏,帮助学生掌握“及时报告、寻求帮助、保留证据”等正确的应对方法。
(图为老师上课与同学的合照)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频。在自由讨论环节,孩子们踊跃发言:“原来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也是霸凌!”“以后遇到欺负,我知道该找老师帮忙了。”宣讲结束后,三年级学生任欣田表示,这堂课让她明白,维护校园安全不仅是老师的责任,每个同学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不做施暴者,也不做冷漠的旁观者。
(图为同学们积极举手参与课堂的照片)
本次活动采用“案例讲解+互动实践”的方式,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分析和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让防欺凌知识深入人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湘潭大学化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负责人表示,一路“童”行系列活动将持续关注青少年成长需求,未来联手更多力量走进更多学校,通过宣讲、心理辅导等形式,共同营造友爱、安全的校园环境,全力守护校园健康,为乡村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图为同学回答问题的照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子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