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周颖菡)为响应国家号召,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与非遗文化传承,广州航海学院“乡路韵行”突击队于2025年7月11日至7月17日,赴广州市从化区北星社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来自交通运输专业和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的十位队员,化身“专业教师”,以知识拓展、安全守护和非遗文化传承为使命,为社区29名孩童打造多彩成长课堂,以青春之力服务社区。
团队在授课地点的合影
7月11日出发前,突击队与社区负责人深度沟通,了解到当地孩童海洋、交通知识认知有限,心理安全教育待加强,且以篮球、猫头狮文化为特色,队员们迅速整合专业优势:交通运输专业同学聚焦交通知识科普;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同学主导海洋知识教学。与此同时,队员们结合心理学相关资源设计了心理与安全教育课程,携手当地文化部门规划了猫头狮非遗文化的调研与教学,使实践内容与社区需求深度契合。
一、初遇:双向奔赴的美好开始
7月12日,乡路韵行突击队成员与北星社区的孩子们初次见面。这场相遇不只是简单的认识彼此,更是心与心相互温暖的起点。队员们将担任“领航员”,带领孩子们畅游知识海洋,分享成长快乐。
为助孩子融入课堂,队员设计“击鼓传花”等趣味破冰游戏,孩子们在互动中卸下防备,信任的桥梁悄然搭建。队员们的热情与孩子们的认可,为后续教学奠定了欢乐基石。
队员带孩子们开展破冰游戏
二、教学:知识与成长共进
体育课程是支教亮点,既迎合社区需求,又让孩子们充分释放天性,锻炼协作能力。孩子们训练热情高涨,认真学习运球动作,队员化身“私人教练”贴身指导篮球动作,虽偶有失误,但在队员鼓励下反复尝试。家长们高度认可,认为这不仅是技能训练,更是在竞技中传递“众志凝团队,竞技筑巅峰”的理念,助力孩子收获快乐与坚持。
室内篮球课课前热身
7月13日的交通趣味知识课,交通运输专业队员通过场景化教学和抢答互动,帮助孩子们了解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牢记常见的交通标识;引入智能交通并展开讲解,带孩子们熟悉未来交通科技发展。海洋知识科普课上,队员从海洋的起源、海洋动物类别与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激发孩子的探索欲。孩子们沉浸其中,踊跃分享所学,眼里满是星光。
交通知识科普课心理教育课,队员借“数字炸弹”小游戏引导孩子感知并认识情绪,传授调控情绪小妙招。安全教育课则围绕防溺水、防触电等课题展开,拓展开展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教育,帮助孩子掌握避险技能,为成长筑牢安全网。
心理课
三、非遗传承:激活猫头狮文化活力
当地以猫头狮为核心文化特色,孩子们虽在耳濡目染间对此已有初步认知,却因地域视野所限,对其发展困境知之甚少。7月14日的猫头狮文化课,队员们讲解了猫头狮的由来、传统制作技艺和艺术特征等内容,并鼓励孩子模仿表演,加深对非遗文化魅力的感知,在他们心中埋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同时,指导老师带队深入当地猫头狮文化基地开展调研,观察猫头狮独特的制作工艺,聆听传承人讲述猫头狮背后的民俗故事。
负责人给队员讲解非遗道具
四、尾声:离别不说再见
7月17日,最后一堂课以大食会的形式收尾。孩子们雀跃分享食物,队员派发礼品以表彰进步。食物散发的香甜气息夹杂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大家脸上洋溢的幸福与满足,成为了这个夏天最温柔的句点。
表彰合影
离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队员们深知,此次支教传递的不止知识,更是 “教育赋能乡村” 的火种。广州航海学院乡路韵行突击队以 “教育 + 实践” 为抓手,发挥专业优势、贡献青年力量,在社区基层解难题、办实事。从知识传授到心灵陪伴,从文化传承到体育赋能,每一项实践都契合社区诉求,让支教不止于 “教“,更成于 “育”。未来,突击队将继续深耕乡村教育,书写“青年助力教育发展“的生动答卷,让青春在“百千万工程”中绽放耀眼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颖菡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