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梁淑仪 刘洲钰 司徒芷君) 带着对大埔青少年的深切关怀,7月14日上午佛山大学法学院扬帆曜航实践队在梅州市大埔县开展资助下乡活动,同步带来“探索兴趣密码,规划职业蓝图”主题义教课。这场融合精准资助与职业启蒙的活动,恰似一场及时雨,为梅州市大埔县孩子们的成长之路送去希望与方向。
兴趣挖掘:点亮内心的职业火种
“你有没有特别想做的事?”课堂上,队员们的问题让同学们陷入沉思。播放的职业视频里,不同职业者的工作场景,让大家对“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结合霍兰德兴趣理论,队员们向同学们介绍了六大兴趣类型。“喜欢照顾小动物,可能是社会型兴趣;爱做手工或许是实用型天赋。”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让同学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爱好。
在“兴趣清单”填写环节,同学们认真地写下自己的特长。“我会帮妈妈做饭”“我能修好损坏的玩具”“我擅长组织游戏”……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在队员的解读下,成为了职业兴趣的线索。小组分享时,同学们踊跃发言,在交流中逐渐清晰自己的兴趣所在。
图为实践队队员进行授课
职业启蒙:拓宽未来的职业视野
“除了常见的职业,还有很多新兴职业在改变我们的生活。”队员们通过PPT展示了一系列新兴职业,如“人工智能训练师”“大数据分析师”等。当介绍到这些职业与乡村振兴的联系时,同学们的眼中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职业卡片盲抽”游戏让课堂氛围达到高潮。抽到“乡村旅游策划师”卡片的同学,在队员的帮助下,向大家介绍了这个职业如何助力家乡发展。同学们纷纷表示,原来自己的家乡也能有这么多有趣的职业机会。
案例分析环节,队员们分享了小李同学通过清晰的职业规划,最终实现了成为医生并回到家乡就业的目标,投身于家乡医疗事业发展的目标的的故事。这些真实的案例让同学们明白,只要有清晰的规划,即使起点不高,也能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图为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
规划实践:绘制成长的职业蓝图
“想成为一名乡村教师,现在需要做什么?”在队员的引导下,同学们开始为自己的理想职业制定具体的规划。“初中要多参加演讲活动锻炼口才”“高中选读师范相关的书籍”“大学报考师范专业”……一张张职业蓝图上,详细地记录着从现在到未来的努力步骤。
学生小宇在蓝图上写道:“我要努力学习,将来回到家乡当老师,帮助孩子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更多的人生选择。”这句话不仅是小宇的职业梦想,更是他对家乡的深情告白。
图为同学们进行课堂互动
佛山大学法学院扬帆曜航实践队深入梅州市大埔县,通过精心设计的职业规划活动,为同学们点亮了职业梦想的明灯。这份聚焦未来的教育,让梅州市大埔县的孩子切身感受到:清晰的梦想与科学的规划,是通往未来的关键力量。孩子们开始相信,凭借自身的努力与方向,不仅能在未来的道路上实现价值、绽放光彩,更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洪晓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