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传承,薪火同行”志愿服务队的颜越老师,在沙田乡中心小学上了一堂《红楼梦之鸳鸯人物分析》的课,旨在点亮乡村学子的读书梦。
图为颜越老师给孩子们进行授课
“想给山里娃讲点能记一辈子的。”授课的颜越笑着说,为了选好课程内容,她前前后后琢磨了好几天。她介绍道:“起初想过讲唐诗宋词,可又担心孩子们坐不住,毕竟对于山里的孩子来说,那些格律工整的诗句可能有些枯燥;后来又考虑过童话故事,却总觉得少了点能引发思考的深度。直到出发前一晚收拾行李时,一本翻得边角发白的《红楼梦》滑落,翻开恰逢鸳鸯抗婚章节,书中鸳鸯对贾赦“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的决绝话语,让她确定以鸳鸯为授课核心——这个封建大宅中敢于说“不”的女性,或许能给孩子们带来特殊启发。”
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让颜越惊喜连连。当她抛出第一个问题“谁知道鸳鸯在贾府是什么身份呀”,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一阵议论声,紧接着,几乎一半的孩子都高高举起了手。一个小女孩站起来并说道:“鸳鸯是贾母身边的大丫鬟,很能干!”随后,聊到鸳鸯剪发拒婚,教室突然静了。一位男孩猛地抬头并说道:“她不想被人像牲口似的买卖!”这话像颗小石子投进水里,有孩子接话:“就像我姐说的,嫁人得自己乐意!”志愿者颜越感叹道:“这些没听过“封建礼教”的孩子,早用生活把道理嚼透了。”
下课铃响了,可孩子们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冲出教室,而是纷纷围了上来。他们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画着形态各异的鸳鸯,有的还歪歪扭扭地写着“鸳鸯”两个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问:“下次您能给我们讲林黛玉吗?”“《红楼梦》里还有像鸳鸯一样厉害的人吗?”
看着孩子们眼里闪烁的好奇光芒,握着那些还带着孩子们体温的纸条,志愿者颜越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表示,教育从来都不是单向的给予。在这堂充满惊喜的课上,孩子们用他们的天真、纯粹和对知识的渴望,让她重新感受到了经典文学的魅力,也让她对教育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红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