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浸润助成长 青春赋能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18 00: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孔森   阅读 335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文化浸润助成长 青春赋能促振兴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青年学子如何发挥专业所长,精准服务乡村需求?2025年7月8日至15日,西安培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倩、陈欢老师带领“硒漫薪传”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深入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涧池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以“多彩活动暖童心,文化浸润助成长”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成效显著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探索高校智力资源下沉、赋能乡村儿童素质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

一、深挖地方文脉,探寻融合育人新路径

实践队抵达涧池镇后,首站便聚焦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涧池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队员们通过沉浸式参观学习,系统梳理了该镇从古代驿站到现代集镇的演变历程,重点了解了明清商贸繁荣的历史图景。在特色展区:

历史沿革展区:借助文献史料、珍贵老照片与复原场景,历史脉络清晰可感。

非遗美食展区:陈列的腊肉腌制工具、传统酿酒器具,以及“烩面片”“炕坑馍”等特色美食的图文与动态影像展示,生动呈现了地方饮食文化的精髓与传承。

文旅资源展区:通过图片与沙盘模型等方式,古村落群、生态茶园等核心旅游资源跃然眼前,直观展现了涧池镇文旅融合发展的蓬勃态势。

团队成员参观涧池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现场

参观结束后,一场聚焦“乡村儿童素质教育与地方文化传承融合”的专题座谈会随即举行。文化馆负责人向委员详细介绍了当地丰富的民间故事、传统节庆等文化资源,以及在儿童文化教育上面临的“有资源、缺方法”困境。当地教育工作者则反映了乡村儿童在艺术教育资源获取、课外兴趣拓展渠道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实践队员结合教育学、艺术学等专业知识,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具体教育活动的初步构想,为后续精准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此举凸显了青年学子立足地方实际、寻求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结合点的思考深度。

向委员与团队座谈现场

二、精准多元赋能,点亮乡村童心成长路

基于前期调研,实践队精心设计并实施了多层次、多类型的赋能活动,直击乡村儿童暑期教育痛点:

精准课业辅导,注入创新理念:针对暑期学习需求,队员们化身“教育志愿者”,开展系统性辅导。在数学课程中,运用生活化案例化解抽象概念,有效突破逻辑思维瓶颈;英语:创新采用情景教学、互动游戏与角色扮演,显著提升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与表达自信;语文:注重文本细读,引导结构分析与意象解读,切实提升文学鉴赏与创作素养。分层分类的精准辅导模式,不仅解决了学业难题,更将先进教学理念引入乡村课堂。

巧手匠心启智,融合艺术与科学:7月12日的折纸课堂,将传统手工艺转化为生动的学习载体。从基础技法到完成小兔子、小飞机等立体造型,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直观感知空间几何概念、锻炼精细动作能力,并通过作品展示与交流,有效培养了审美情趣与团队协作精神,是STEAM教育理念在乡村的生动实践。

美育浸润心灵,奏响乡村新乐章:7月13日的钢琴教学活动成为一大亮点。实践队以经典儿童曲目为媒介,巧妙融合基础乐理与节奏旋律训练。在队员们的耐心示范与个性化指导下,乡村孩子们第一次触碰琴键,《小星星》《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旋律在文化馆内悠扬响起。孩子们专注的神情与指尖流淌的音符,共同勾勒出乡村美育启蒙的动人画卷,填补了当地艺术教育的空白。

团队做暑期公益性培训现场

三、助力文化焕新,青春绘就传承底色

活动间隙,实践队员们主动承担起文化墙的“焕新”工作。墙面描绘着涧池镇的民俗风情与历史故事。队员们细心执笔,为文字进行描边填色,使其更加清晰醒目、焕发生机。这面凝聚了青春汗水的文化墙,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成为传播涧池文化、增强乡土认同的持久窗口,体现了青年学子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务实行动。

团队公益粉刷文化墙现场

四、结语:薪火相传,共绘乡村新图景

“硒漫薪传”实践队涧池之行,是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助力乡村振兴的务实举措,更是新时代青年学子知行合一、担当奉献的生动写照。短短三日,活动成效显著:有效填补了乡村儿童暑期素质教育的结构性空白;以文化浸润为核心,深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与内生成长动力;探索了“地方文化+素质教育”融合育人的可行模式,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

此次实践的成功经验表明,建立高校与乡村长效合作机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常态化下沉,是赋能乡村教育振兴、促进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路径。在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双轮驱动下,“硒漫薪传”的青春之火,必将点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梦想,为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壮丽蓝图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团队与小朋友们合影

图文:纪抱佛 陈萧雅

审核:陈倩 陈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孔森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