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智慧赋能青春·益安同铸健康”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来到龙丰街道党群服务开展活动。本次活动作为惠城区2025年“惠聚美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五彩纷呈”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校社多方协作,聚焦青少年文化认同培育与成长安全守护。
图为惠城区龙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朱明权 供图
一、政社联动:构建青少年服务多维矩阵
活动依托惠城区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资源,设立专项服务咨询区。突击队队员刘静向50余组家庭系统介绍了平台职能:12355热线提供全年无休的24小时在线服务,涵盖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困难帮扶等青少年成长核心需求。据惠城区12355中心负责人透露,平台年均受理咨询超2000例,其中暑期涉水安全、学业压力类诉求占比显著提升,凸显常态化服务的必要性。
图为突击队队员刘静在介绍平台职能。朱明权 供图
二、筑牢安全防线:防溺水教育精准触达
针对夏季溺水事故高发态势,活动专设安全教育模块。“智慧赋能青春·益安同铸健康”突击队队员结合本地真实案例,通过互动演示普及风险防控知识:
1.风险水域识别:重点警示水库、深潭、废弃水坑等隐蔽危险区域;
2.科学游泳准则:强调热身准备、结伴同行、避免空腹或饱腹下水等规范;
3.应急救援技能:现场模拟利用漂浮物施救、报警流程及落水后仰漂呼吸法等实用技巧。
在问答环节,青少年就“水草缠绕处置”“抽筋自救”等场景积极提问,突击队员通过动作分解示范强化认知,实现知识从“听到”到“会用”的转化。
图为突击队队员刘静在现场实操救援动作分解。黄铮宜 供图
三、文化浸润:在地化教育激发乡土认同
“惠州地标猜猜乐”环节创新本土文化传播形式。通过泗洲塔塔尖、朝京门城楼、水东街骑楼窗棂等标志性建筑局部图展,引导亲子家庭参与竞答。现场家长主动承担文化解说角色,结合历史脉络延伸知识:
朝京门作为明代军事要塞,见证惠州商贸发展与城防变迁;
泗洲塔与西湖形成“塔影入湖”的独特景观,承载苏东坡寓惠文化记忆;
水东街骑楼融合中西建筑风格,折射近代商埠开放历程。
活动发放《惠州人文地标手册》120余份,将文化传承融入趣味互动。
图为突击队队员魏广在向小朋友们提问关于惠州的地标建筑。黄铮宜 供图
四、艺术赋能:亲子共绘城市美学图景
核心环节“童心绘鹅城”集结专业美术志愿者团队,提供创作指导。参与家庭以惠州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主题展开创作:
西湖组:聚焦泗洲塔、苏堤烟柳等元素,水墨风格呈现“岭南山水秀”;
老城组:用水彩重现水东街市井烟火与骑楼建筑肌理;
生态组:描绘红花湖绿道骑行场景,展现绿色城市发展理念。
现场完成画作13幅,其中5幅优秀作品将纳入“惠城青少年文化巡展”资源库。多位家长表示,创作过程深化了子女对城市空间的感知与情感联结。
图为小朋友们在用画笔,惠州地标贴纸认真地制作手账。朱明权 供图
五、长效服务机制:打造成长守护生态圈
活动尾声通过手账制作强化成果转化。参与者整合绘画作品、安全知识要点、文化认知卡片等内容形成个性化成长档案。惠城区12355青年服务中心宣布启动三项延伸行动:
1. “安全卫士”暑期计划:在8个镇街开展防溺水情景演练;
2. “惠绘家乡”作品征集:联动学校美育课程开发在地化教材;
3. “青春解忧”热线推广:新增校园直通专线覆盖32所中小学。
团区委相关负责人强调:“需持续推动文化教育、安全守护与党群服务的深度融合,构建政府主导、院校支撑、社区落地的青少年发展生态。”
图为突击队队员和亲子家庭合影留念。黄铮宜 供图
惠城区“惠聚美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自2023年启动以来,累计开展青少年主题项目47项,覆盖人次超3.8万。本次亲子活动是“五彩纷呈”系列中“文化传承橙”与“安全守护蓝”模块的实践案例,后续将推出非遗研学、心理韧性训练等主题服务。(通讯员:黄丽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丽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