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6张青春面孔遇见山乡课堂——以爱为壤,等枝桠,成繁花!
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姚文娜 邓清妤 彭贤丰)7月19日,贵州大学“蒲公英·麻江支教队”的16名队员在贵州省麻江县贤昌小学开启暑期支教活动。志愿者们通过物理实验、象棋对弈、心理游戏等多样化形式,用创意课程为山区孩子带去知识与温暖。
“老师,我可以试一次吗?”四年级的阿依盯着杨老师手中的实验器材,眼神充满好奇。这是支教队趣味物理课的现场,孩子们通过动手实践,第一次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流露出无限的光芒,宛如这七月的阳光透过斑驳的窗子,洒在16名“贵州大学蒲公英·麻江支教队”队员身上,也照亮了这场关于知识传递的温暖奔赴——他们带着青春热忱,从校园奔赴山乡,在三尺讲台深耕,让知识的枝桠,在孩子们的心底抽芽、成荫,绽出繁花。
图为支教队员杨老师通过物理实验演示小孔成像原理
用智慧编织梦想,让真情洒遍乡间。在吕老师的象棋课上,他用小小的一盘象棋点燃了孩子兴趣培养的火种,他以娓娓道来的故事告诉孩子们象棋的起源。在实践对弈策略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领悟了传统棋艺的智慧,也锤炼了判断与思维能力。
图为支教队员吕老师进行象棋对弈策略讲解
借拍卖游戏初探成长,以微微真心温暖童心。除文化课程教育,支教队员还注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我可以买下这个‘自信心’吗?”“老师,我也要拍!”在杨老师的“人生拍卖会”课堂上,她小游戏方式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有趣生动的心理课,“智慧、勇气、自信心、事业、爱情、快乐……”他们在笑声中第一次思考自己人生中的宝贵财富,“竞价”中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
图为心理健康课杨老师“拍卖”提问环节
光而不耀,静水流深。课间,孩子们主动去完成自己的暑假作业,带着求知的渴望寻问老师问题,“蒲公英”志愿者们围坐在学生身旁,用细致的讲解和鼓励的眼神给予专属陪伴与答疑解惑,这一刻,教育的意义都凝聚在这无限的温情之中。
图为支教队老师们辅导同学作业
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在我们的课程内容中。趣味语文课上,姚老师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告诉孩子们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有趣、浪漫、共情……”都可以是语文的定义,以别样的方式打开这门学科,同学们在有趣的图画中学习了中国文化“甲骨文”,在横竖撇捺的书写里,他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触摸到历史的温度,让传承的火种,悄然播撒在心间。
图为趣味语文课姚老师请同学上台模仿字形
目前,“贵州大学蒲公英·麻江支教队”支教活动已大范围覆盖麻江县贤昌中学周边,并如期开展各项课堂教学活动。未来两周,支教队还将开展家访、乡村调研等活动,进一步助力当地教育发展。队员们也将始终秉持下乡时的初心,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以及各项宣传活动,用创意与坚守,让教育的温暖浸润孩子们的心田,助力梦想拔节生长,书写属于这个夏天的蓬勃故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贤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