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贺宜勤 矫俊贤 王博涵),山东理工大学筑梦小鱼实践团走进山东君成仁和律师事务所,与韩光玲律师展开深度对话,围绕中小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未成年人普法教育路径、《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学习,为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注入法治动能。
活动中,韩光玲律师结合多年从业经验,系统阐释了法律意识对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性。她指出,未成年人普法需注重“场景化渗透”,通过真实案例剖析法律边界,引导青少年树立规则意识,比如: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12周岁的青少年犯某些罪应负刑事责任。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网络保护等六大板块,韩律师利用自己以往的的案例逐个解读解读,并强调司法实践中对困境儿童权益的特殊保障机制。
活动伊始,韩光玲律师以“案例+数据”开篇,结合其代理的几起典型妇女儿童案件,揭示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紧迫性。“法律不仅是‘惩罚工具’,更是‘保护盾牌’。”韩律师强调,此类案件中,青少年往往因法律意识薄弱误判行为边界,或因不知如何求助错失维权时机,这正是普法教育的核心切入点。
互动环节中,实践团成员结合调研中发现的乡村学校普法资源短缺、留守儿童法律认知薄弱等问题,向韩律师请教解决方案。她特别提到,实践中需避免“说教式”普法,转而用青少年语言讲好“法律故事”:“比如讲解《教育法》时,可以从‘校园里的公平’切入——老师是否平等对待每个学生?遇到校园不公时,法律如何保障你的受教育权?”此外,她还推荐了“案例手册+短视频科普”“线上法律咨询角+线下普法驿站”等创新形式,为实践团后续设计普法产品提供了具体思路。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将专业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宣教素材,助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网络。
此次普法专题讲座,不仅为实践团注入了专业力量,更坚定了其以法治思维赋能乡村振兴的信心。未来,筑梦小鱼实践团将深度融合本次所学,创新开展“法律小课堂”“权益守护者计划”等活动,推动法治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校园氛围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子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