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匠心薪火,赓续曲艺华章 ——济宁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嘟嘟鱼乡话振兴”服务队三下乡感悟

发布时间:2025-07-17 19:3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云涵   阅读 7.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了传承与发扬劳模精神,进一步焕发中国传统曲艺的活力,2025年7月11日,济宁医学院口腔医学院组建的“嘟嘟鱼乡话振兴”服务队前往鱼台县王庙镇康养中心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拜访全国劳模张美荣和快书传承人董发亮,近距离感悟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深度探寻山东曲艺的文化根源,以实际行动推动精神传承与文化传播的有机融合。

铁姑娘与拖拉机之歌——专访全国劳模张美荣

在小小的颐养居中,张奶奶在志愿者们的簇拥下,缓缓讲述曾经的劳动故事。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机械化的浪潮初涌,乡村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作为当地少有的女拖拉机手,张奶奶面对的不仅是庞大的机械,更有“女子不宜操持重械”的固有观念。驾驶拖拉机并非易事,但凭借勤劳坚韧的农耕精神与攻坚克难的坚韧毅力,张奶奶的驾驶技术日渐精湛,不仅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骨干力量,还常年作为劳动代表出席省市级会议。从豆蔻年华到鬓染霜雪;从满身泥泞的在田间劳作,到评选“全国劳动模范”、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张奶奶以日复一日的坚守,生动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这份沉淀于岁月的精神力量,历经时代更迭而不褪色,始终焕发着璀璨的光芒,已然成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图为 服务队与张奶奶的合影

老艺人与说唱曲艺——访快书艺术传承人董发亮

虽已至耄耋之年,董发亮受邀登台时依旧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对快书艺术的执着与热忱。活动中,董爷爷先以深厚的艺术积淀为大家呈现了评书的经典选段,叙事张弛有度,语势跌宕起伏,深刻体现了评书“说表评叙”的独特张力与别样魅力。在精彩的评书之后,行云流水的快书展示更令人沉浸其中,为之动容。董爷爷轻吟浅唱,节奏由明快渐入沉稳,快书《孔子学琴》徐徐展开。他唱述孔子向师襄学琴,初习技法、再悟曲意、终明心志,让人深切感悟到:治学当如孔子学琴,需由技入道、由表及里,方能领悟精髓;学无止境,唯有沉下心深耕,才能触及事物本质与精神内核。苍老的嗓音裹着历史的沧桑,让两千多年前的治学场景在眼前浮现,更让“执着向学、探本求源”的儒家智慧,借由传统曲艺的肌理,化作可触可感的精神力量。

图为 服务队和董爷爷的合影

张奶奶的奋斗历程诠释劳模精神,董爷爷的表演则彰显说唱曲艺与儒家文化的传承,从劳动实践与文化艺术两个角度,传递出对精神价值的坚守,展现了时代精神与传统智慧的交融共生。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跨越时代的对话,更是一场精神与文化的接力——劳模精神的坚韧内核与传统曲艺的文化底蕴相互映照,既深化了参与者对奋斗价值的认知,也强化了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担当,为后续将精神感悟转化为实践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云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4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