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轻化工大学学子深入合江“荔枝之乡”,探寻产业振兴“灵丹妙计”

发布时间:2025-07-17 19:0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谢淋飞 刘涛榕 雷婷   阅读 4.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谢淋飞、刘涛榕、雷婷),为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助力乡村建设,2025年7月13日,四川轻化工大学“笃行赤水化荔成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带着对荔枝产业的浓厚兴趣,奔赴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荔江镇柿子田村,深入荔枝种植基地和农村集体合作社。

赤水河畔琼浆涌,千年荔城远名扬,丹霞醉染碧水长,万树红云果飘香。柿子田村坐落于泸州合江县赤水河畔,是合江县著名的荔枝生产基地。至今村中仍屹立着近百株树龄超百年的古荔树,它们是“千年荔乡”的历史活化石。

图为“千年荔乡”历史的活化石

得益于特殊的气候与赤水河带来的湿润气流,合江县形成了最为适合荔枝林生长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全球最晚熟的优质荔枝。据村内荔枝种植户卞先敏介绍,全村荔枝种植主要栽种“带绿”、“大红袍”、“妃子笑”等优良荔枝品种。晚熟优势使其比岭南荔枝晚上市1-2个月,成功实现错峰销售。目前,荔枝产业已经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在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团队成员对卞先敏、刘太平等果农进行了深入访谈。农户刘太平刘先生说:“以前卖荔枝要挑担子走山路去乡镇里售卖,现在好了,交通发达了,游客直接上门采摘,还能通过顺丰等快递公司直接邮寄发往全国,销路拓宽了不少,农户们也依靠荔枝销售让生活越过越好,日子越过越甜。”走访更多的果农后,果农们普遍反映电商渠道打开了荔枝销售的一片新天地。然而,丰收的喜悦之下也暗藏挑战。农户卞先敏卞女士指出:“荔枝极难保鲜,‘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柿子田村的荔枝每年都会因为荔枝保质期短的问题导致滞销,其损耗约占销售总量的15%​。如果能有效延长荔枝保鲜期,经济效益还能大幅提升。”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农户家中进行调研

   团队成员调研发现,农户荔枝销售缺乏与加工企业合作的经验。如果有像冻干荔枝、荔枝酒产品,销量还能更上层楼。此外,荔枝的产品包装比较简陋,品牌化程度不够,影响了价格和辨识度。这些直接来自生产一线的声音和调查,揭示了荔枝销售的技术制约和产业链条延伸不足等问题。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采访农户

面对果农的困境,实践团队不仅亲身体验荔枝采摘,而且利用专业知识为荔枝促销提供如下建议:保鲜技术创新方案:​​ 针对鲜销压力,深入研究物理保鲜、生物保鲜、低温物流等技术,分析其在本地的适用性与成本效益。品牌与包装设计支持:发挥专业技能优势,针对“千年荔乡”、“最晚熟”等核心卖点,设计一套具有辨识度的品牌视觉标识,提高产品形象和市场价值。

本次柿子田村之行,让“笃行赤水 化荔成丹”实践团成员们亲眼见证了赤水河畔“一颗荔枝带活一方经济”的生动图景,也深刻感受到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对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作用。正如团队名称所寄寓,成员们致力于将赤水河畔的所见所思、田野调查的数据和果农的期盼,通过专业的知识凝练成助力“荔”乡发展的“灵丹妙计”。团队成员的思考与实践,为合江这片千年荔枝林注入新的活力,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持续散发浓郁的芬芳与甜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姚智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