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 刘伟、陈泽豪、曾温存、邹捷、彭煜、曾佳宜)为系统提升乡村青少年科技素养与实践能力,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兴农智电助农突击队构建起“理论认知-实践操作-创意表达”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2025年7月9日,突击队于洲仔镇中心小学开展课程,聚焦“科技体验+人文情怀培育”双主线。课程旨在打破乡村青少年技术认知壁垒,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构建科学思维,于科技向善理念中厚植乡土情怀,助力其成长为兼具技术能力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少年,为智慧乡村建设播撒创新种子。
上午课程涵盖舵机构造解析与编程实践、智能小车科普展示、手工折纸科学融合三大模块,构建起从机械原理认知到动手创造的完整学习链条,在寓教于乐中夯实科技基础,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舵机课程:知行合一深化理解
课程伊始,突击队队员借助动画演示、模型展示舵机内部构造,通过类比和实例举证,深入阐释其工作原理,并现场实验操作,让学生对舵机形成直观且清晰的认知。实践环节,学生借助 Mind + 图形化编程软件,配合 Arduino UNO 开发板开展控制舵机实践。经突击队队员示范引导后,学生积极投入编程操作与程序上传,当观察到舵机依指令转动时倍感惊奇且成就感满满。此外,突击队队员布置了改变舵机旋转角度及速度等进阶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同合作,在任务攻坚过程中,他们的编程技能、动手实操能力及团队协作水平均得到有效锻炼与提升。
▲图为突击队队员教导学生 使用Mind + 图形化编程软件(摄:陈泽豪)
智能小车科普:直观体验激发兴趣
在智能小车科普环节,突击队队员借助图片、视频,全方位展示智能平衡小车及其实际应用场景,并对其工作原理与关键技术进行了细致讲解。队员们还将具备自动避障、循迹行驶功能的智能平衡小车带到现场进行演示,学生们观察运行、踊跃提问并亲自上手操作。在这一过程中深切领略到科技的魅力,对智能科技的兴趣被极大激发。
▲图为突击队队员科普智能小车(摄:陈泽豪)
手工折纸互动:寓教于乐提升素养
为缓解学生学习疲劳,同时增强其动手实践能力,课程特别设置了手工折纸互动环节。突击队队员在教授折纸技巧时,巧妙融入纸飞机飞行原理、青蛙弹跳等科学知识。课程最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与成品比赛。这一课程的实施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与动手能力,让学生们在收获乐趣的同时,也积累了知识与技能。
▲图为突击队队员授课手工折纸(摄:陈炫鑫)
下午的课程围绕未来科技启蒙展开,构建起“认识数字人-AI互动体验-科技共创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架构,创新设计了两大特色环节:首先,通过深入解析数字人技术,并引导学生与豆包AI安全提问、创作、学习等交互活动,为学生奠定对前沿科技的认知基础;其次,重点打造“数字人代言家乡”实践场景,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图片、语音、动画等技术手段,创作家乡宣传短片或互动程序。
这一课程旨在实现多维度赋能:一方面,打破乡村学生技术认知壁垒,通过实践操作提升数字素养与AI交互能力,培育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借由“为家乡代言”活动,激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自信与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同时融入科技伦理教育。其深层价值在于系统培育学生适应数字时代的核心素养,激活青少年运用科技工具讲述乡土故事、参与智慧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在科技向善理念的指引下,为乡村振兴播撒创新种子,搭建起城乡青少年平等拥抱数字未来的桥梁。
▲图为数字人课堂(摄:曾温存)
本次系列课程秉持“知行合一”理念,搭建起“机械控制-智能交互-文化表达”三位一体的进阶式学习架构。课程不仅助力乡村青少年实现从硬件操控到软件编程、从个体创意实践到团队协同合作的能力跨越,更在他们心中种下“逻辑思维、科技视野、乡土担当”三颗种子。以前沿科技融合人文关怀,为缩小城乡数字差距、培育智慧乡村建设人才提供创新范式,让科技之光切实照亮乡土发展之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泽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