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廖肖珠 孙慧雯)2025年7月17日上午,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七彩假期”童心筑梦社会实践团联合山那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在吉首牙博仕口腔二楼会议室举办“危险的事情我不做”主题安全教育课程。志愿者曹流通过情景模拟、动画教学与实践演练,为青少年送上“安全锦囊”,筑牢暑期安全防线,让“七彩假期”更具“安全底色”。
聚焦四大危险场景,趣味教学筑牢防线
本次课程紧扣青少年暑期安全痛点,聚焦地震、洪涝、火灾、溺水四大易遇危险场景,以“知识讲解+互动实践”模式展开。课程伊始,曹流以生动案例引入:“生活中的危险可能突然降临,学会正确应对,才能保护自己!”瞬间点燃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让安全意识“先入脑”。
(图为志愿者讲解青少年暑期安全知识 廖肖珠 供图)
地震逃生:识别征兆+实操演练
在“地震逃生”环节,志愿者结合动画视频揭秘地震前的“自然信号”——地下水异常、电磁异动、生物异常等,引导同学们主动识别危险征兆。模拟警报响起后,同学们迅速按照教学要点,躲在书桌下抱头蜷缩,动作规范有序。曹流逐组观察点评,纠正“躲避姿势不规范”“动作迟缓”等问题,让“快速、有序、保护要害”的逃生原则真正“入人心”。
洪涝避险:情景假设+技能拆解
针对暑期高发的洪涝灾害,课程通过PPT展示洪水险情,邀请同学们“情景假设”:“街道水流如瀑布,你该往哪跑?”互动中,曹流拆解逃生关键——“往地势高处跑,远离窨井、电线与城市涵洞”,并结合动画解析溺水自救(冷静漂浮、呼救)、触电救援(干木棍挑电线)等实用技能,让理论知识“活”起来,变“被动听”为“主动想”。
(图为志愿者与青少年开展“情景假设”互动 廖肖珠 供图)
防火与防溺水:口诀记忆+知识竞赛
防火环节,“拨打119要讲清地址、火势”“身上着火别奔跑,打滚盖压灭火苗”等口诀朗朗上口;防溺水环节,曹流总结“六不要”原则(不私自下水、不盲目施救等),带领同学们朗读背诵强化记忆。课程尾声的安全知识竞赛将氛围推向高潮,“溺水救援用长竹竿”“火灾逃生不坐电梯”等答案脱口而出,让安全知识真正转化为“行动自觉”。
传递安全温度,让“七彩假期”更具价值
“不仅要学会保护自己,还要成为‘安全小卫士’,把知识分享给家人!”课程尾声,曹流鼓励同学们传递安全理念,让安全教育辐射更广。参与学生反馈:“原来危险离我们不远,但今天学到的方法,让我们不怕危险、会躲危险!”
(图为志愿者向青少年传递安全理念 廖肖珠 供图)
此次“七彩假期”志愿服务课程,将安全自护知识融入趣味实践,既提升了青少年应对危险的实操能力,也传递了社会实践团关爱青少年成长的温度。吉首大学实践团队表示,后续将持续开展特色安全课堂,为青春护航,让“七彩假期”在守护中绽放更多精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慧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