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工程管理协会社会实践队:青春扎根田地间,实干托起振兴梦

发布时间:2025-07-17 20:1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肖静   阅读 7.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探寻共享菜园运营模式,开拓农业与城市需求融合的新路径,湖北经济学院工程管理协会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团队)的11名师生于 2025年7月7日赴武汉市江夏区,开展为期七天的实地调研活动,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工程管理协会面向全体会员招募队员,经过层层筛选,选定10名成员参与本次社会实践。为保障实践活动高质高效开展,团队于6月21日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暨专题培训活动,围绕成果撰写、宣传报道和安全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专项培训;组织团队成员展开为期三天的体能训练;同时与指导老师黄歌召开会议,探讨实践相关主题及流程,并提前与调研地点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为调研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图为团队进行晚训。彭佳希 供图

7月7日上午,团队一行来到幸福漫园生态农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当地共享菜园区域,了解土地划分、作物种植规划等情况。随后,团队与农场的管理人员开展深入访谈,详细询问日常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经验,同时了解到目前共享菜园的发展未达到预期效果。此外,团队就土地租赁形式、租金标准、客户群体定位等关键问题进行细致调研,基本掌握了共享菜园的运营框架。

下午,调研团队转至江夏里。在这里,队员们进一步探究其与幸福漫园生态农场在运营上的异同点,通过剖析江夏里的运营模式,发现了另一种乡村振兴的独特路径。江夏里以旅游业为突破点的做法,为调研团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和农场主进行访谈。肖静 供图​

7月9日,团队在指导老师黄歌的带领下,抵达纸游记共享菜园。纸游记共享菜园是由一群大学生打造的独特农业项目,经过两年时间的探索与学习打造出如今这个较为成熟的农业“世外桃源”。

访谈伊始,团队跟随两位农场负责人李游和谭广渊参观了纸游记共享菜园。在土地管理模式方面,负责人谭广渊介绍,大多数租户采用半托管模式,每周仅需前往菜地一到两次,便能收获足量蔬果,极大节省了租户的时间成本。当团队成员问及智能化农业相关内容时,谭广渊表示,期望将部分土地智能化,打造具备“灌溉-除虫-收割”一体化流程的智能菜地。谈及续租率时,李游提到,当前国内健康农业发展力度不足,平均续租率不到10%,而纸游记共享菜园已达65%,不过与日本等发达国家75%的续租率相比仍有提升空间,这也是团队努力的方向。

“虽然外国的共享菜园办得很好,但我相信我们探索出的共享菜园模式,也能推广到全国,赶上甚至超过那些所谓的‘发达国家’!”与李游道别时,他真诚地说。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和谭广渊进行访谈。

7月11日,团队来到调研最后一站——芯田农场。队长提前与农场经理王志联系,在其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农场,了解农作物灌溉模式及其区片划分情况。在与王经理的交谈中,队员们得知,芯田农场借鉴了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模式经验,选择此地建场,得益于交通便利的优势,便于租户往来,且能依托城市地理位置赋能,提升人流量、完善基础设施。通过王经理介绍,团队成员与几位租户进行访谈,了解到他们来到芯田农场的契机、目的,以及对农场运营模式和独特完善的监督机制的意见,其中多数租户认为租金过高。随后,团队成员与经理在芯田农场慢步时,王经理向大家讲述了农场的未来规划:“我们这个农场还有很多缺点需要改正,未来想要完善这些不足,将芯田农场打造成具有丰富多样活动的‘团建圣地’,提供除共享菜地之外的独特项目。” 芯田农场展现的新兴运营思路,让团队获得了更深的见解。

​图为团队在校训石前合影。 彭佳希 供图

湖北经济学院工程管理协会秉持 “团结务实,共筑未来” 的初心,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在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中挺膺担当,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为推动实现 “三农” 工作目标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撰文 | 秦悦 闵瑞麟 彭佳希

一审 | 彭佳希

二审 | 肖静

三审 | 黄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静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4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