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日的热浪裹挟着蝉鸣而至,宁波财经学院会计学院(财富管理学院)“暖阳”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7月7日踏上宁波市象山县定塘镇的土地,以满腔教育热忱开启为期19天的暑期实践。这场由“暖阳”实践团与当地关工委联袂打造的“假日学校”开班仪式,既勾勒出兴趣与教育双线并行的创新教学图景,也镌刻下大学生与乡村孩童双向成长的温暖印记。
活动伊始,“暖阳”实践团与关工委以假日学校为平台,深度探索以教育为主线、以兴趣为副线的双线实践教学新模式。将当地民俗民风与课程设计融合,通过红色教育、安全科普、科创实验等多元模块,为50余名不同年级的学生打造个性化学习体验。开班仪式现场,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家长们则以热烈掌声传递对实践团的信任,勾勒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初始图景。
关工委主任黄主任手持文件庄严宣布开班,随即从三大维度明确教育规范:要求按时考勤、遵守秩序,以自律为学习基石;强调知识积累的持续性,鼓励高效完成每日任务;倡导通过集体协作培养沟通能力与团队精神。
图为黄主任在田洋湖开班致辞
“这些规定不是束缚,而是助力成长的阶梯。”黄主任的讲话让在场者深刻体会到,此次活动远超普通暑期托管的范畴,更承载着“以规范塑品格、以教育促成长”的深层使命。仪式尾声,实践团与关工委向家长郑重承诺:“守护安全底线,让孩子在知识与快乐中双向奔赴。”
黄主任与实践团成员召开专项会议,细化课程安排与安全预案;团队与黄主任协同负责学生登记,家长咨询热情高涨;黄主任致辞时强调 “文化传承与成长关怀”;四位成员依次登台,结合财务管理、心理健康等专业背景介绍趣味教学规划,引发学生阵阵掌声。
图为朱老师在漕港开班仪式
作为活动参与者,实践团成员在仪式与教学中收获多重感悟:黄主任制定的课堂要求,实则遵循“纪律—习惯—品格”的递进逻辑,为孩子成长搭建科学框架;成员们将财务管理知识转化为“生活理财小课堂”,用英语情景剧激活语言学习,让专业知识与实践教学产生化学反应;当看到学生在团队活动中从羞涩到协作、在红色课堂中因历史故事眼眶泛红,真切体会到教育的本质是“知识传递+情感唤醒”的双向奔赴。
图为田洋湖黄主任与实践团成员负责报名事宜
“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引路人。”正如实践团在承诺中所言,这场暑期实践既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练兵场,更是乡村教育创新的试验田。当“暖阳”的光热洒向定塘镇,孩子们正循着兴趣的指引,在知识的沃土中勇敢追逐梦想,而实践团成员也在支教中深化社会担当——这或许正是“假日学校”最动人的意义:以教育之名,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班级行为规范宣读完毕后,进入“暖阳”团队自我介绍环节。“暖阳”实践团的成员们依次走上讲台,分别介绍自己的专业背景、教学特长以及对此次支教活动的规划与期待。每一位成员的介绍,都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
。
图为团队成员开班仪式自我介绍
随着最后一位实践团成员完成自我介绍,本次开班仪式也逐渐落下帷幕。作为此次活动的参与者之一,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满怀期待。在接下来的暑假时光里,我将与“暖阳”实践团成员携手合作,严格按照既定要求规范管理班级,带领同学们开启一段充满挑战与惊喜的学习之旅,让他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收获珍贵的友谊与难忘的成长经历,共同为这个暑假增添绚丽色彩。
通过“假日学校”,孩子们将有机会接触到红色故事,培养爱国情怀;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了解心理健康,促进情感发展;探索财商知识,增强消费意识;体验科技创新,激发探索兴趣等等。
假日学校的特色教育逐渐显现其魅力,吸引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益力量的关注。他们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兴趣的驱动下,更加深入地探索和学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特色文化教育。
随着“暖阳”社会实践团的到来,定塘镇的假日学校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我们相信,通过这次暑期支教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更能够为定塘镇的孩子们带来知识和希望,让他们在兴趣的引领下,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森博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