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足迹踏红路,生态智慧绘新篇——浙江农林大学青耘乡野实践团赴开化开展研学调研

发布时间:2025-07-03 22: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珂瑜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7月1日,浙江农林大学“青耘乡野”暑期社会实践团的8名师生怀揣着对乡村发展贡献专业智慧的热忱与期待,和其他10支实践团队一起肩负着完成各自的“建行裕农通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作品前期现场调研的重任,踏上了前往衢州市开化县的调研之旅。在这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的日子,团队聚焦于“探寻红色历史文脉”与“感悟生态魅力”这两大核心主线,深入开化的三大核心站点进行初步调研,力求全面了解当地的风土人与情特色资源,为后续精心设计“守望乡愁·活化新生”主题下的下淤村产业创意项目筑牢坚实的资源根基。

上午,在浙西革命斗争纪念馆,退伍老兵余水荣为实践团详细讲述了开化县的革命历史。馆内那泛黄的手稿、锈迹斑斑的武器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播放的生动影像,还原了那段革命历程。

图 1红色书籍展陈

拾阶而上,进入玉屏公园的锡赉庵。开化县林业局副局长胡文浩指着庵内一棵千年古樟树介绍:“这棵树不仅见证了红军的英勇斗争,还衍生出‘树灵护军’的民间传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团队成员认真记录,并围绕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展开讨论。

图 2讲述古樟历史

下午,在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内,开化林业局副局长胡文浩向实践团成员详解“以根载道”的生态哲学。“化朽木为艺术,是开化人‘惜物善用’的传承。”胡文浩介绍道。在这个5A景区里生动传神的红色文化、佛教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自然与动物等主题大型根雕群景观,展现了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双向奔赴。

图 3红色主题根雕讲解

随后,在浙江农林大学开化研究院副院长蔡碧凡带领下开化文化客厅考察。在这里,以“纸、茶、非遗”三大板块揭开了开化生态县的发展脉络。最特别的当列入选浙江非遗的“开化纸”,如今正用于革命档案修复。“从红色精神到绿色实践,开化始终在寻找人与自然的和谐方程。”讲解员总结道。

图 4了解开化生物廊道

本次调研中,红色传承教育推动强化实践团队的使命感与服务乡村的自觉性,绿色发展智慧启迪创新场景赋能方案。实践团队将以本次调研成果为基础,以红绿精神推动后续下淤村"守望乡愁·活化新生"的主题项目。

文稿撰写:张珂瑜

图文拍摄:浙江农林大学“青耘乡野”暑期社会实践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珂瑜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36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