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南江黄羊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南京财经大学 “羊羊得亿” 团队前往南江县黄羊养殖业核心区,深度调研南江黄羊的发展现状。这种被誉为 “中国第一山地肉用山羊” 的生灵,正以其独特魅力在巴山深处吸引着众多目光。
图为南江黄羊 赖妍 供图
当天清晨,团队在负责人带领下先与养殖农户碰面,从交谈中了解到,目前南江黄羊以散户饲养、小规模经营模式为主。初次见到南江黄羊时,其高大的体型、强健有力的四肢以及极强的适应能力给团队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团队前往专门的养殖场,见到了“南江黄羊之父”贾正贵。他详细介绍了近年来产业发展情况,提到虽已引入现代科技手段,但产业仍面临品牌宣传力度不足、疾病防控及健康养殖、质量保障等难题。
下午,团队马不停蹄地走访了相关政府部门和科学研究所。从南江县农业农村局获悉,南江黄羊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该项目在全县多个养殖主体落地,带动4个乡镇18个村超82户农户实现年均增收1万余元。这一成果让致力于将南江黄羊品牌做大做强的南江人倍感振奋。在与科学研究所的交流中,团队对产业的技术研发等情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事实上,“羊羊得亿”团队自2023年立项以来,已实地走访4省12市36个涉农乡镇,累计发放问卷632份,回收有效问卷578份,完成农户与专家深度访谈112人次,整理原始访谈材料超21万字。此次调研,团队更是深入南江黄羊科研中心、扩繁场、博物馆以及重点养殖户生产基地等,围绕种源保护、扩繁增量、发展模式、市场供需、品牌传播等关键环节,运用结构式访谈、区域比较等科学方法收集一手资料,进一步完善南江黄羊产业的全链条画像。
图为团队成员与养殖户交流 赖妍 供图
调研期间,团队与当地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深入交流,详细考察了黄羊的养殖环境、饲料配比、疫病防控及市场销售等情况,针对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痛点提出优化建议,并指出需要借助先进设备和技术解决现有问题。同时,团队还探讨了黄羊产品的深加工和品牌推广事宜,为提升产品附加值提供了新思路。
图为团队成员与养殖场负责人合影 赖妍 供图
全国人大代表、南江“五郎”黄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其德,以及南江黄羊选育主研人员、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贾正贵,均对团队调研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调研扎实、系统、专业,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贾正贵感慨道:“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江人,亲眼见证了你们这一群年轻人深入家乡、扎根田野,用专业所学为南江黄羊注入新活力。你们不仅为南江黄羊产业开辟了发展路径,更用实际行动帮助农民群众致富。”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与南江黄羊产业的渊源深厚。2023年,南京财经大学与“羊羊得亿”团队便启动了相关技术难题的科研攻关,围绕生态高效养殖与肉质风味控制展开系统研究,建立了精准饲喂体系与屠宰分级标准模型,开发出多款精深加工产品,相关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部分成果已在地方企业转化应用。作为当地企业的合作支持单位,团队项目负责人多为四川巴中籍学生,他们心系家乡,依托“质量管理+食品工程”双专业交叉优势,提出切实可行的项目思路,协助企业在产品结构优化、附加值提升、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密码藏在田野间、养殖场里,更在政企校农携手的合力中。未来,团队将带着这份实践所得,持续深耕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让南江黄羊这只“致富羊”跑得更稳、更远,为乡村振兴写下更生动的注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梦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