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南通市高校“三献”宣传项目线上沙龙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聚焦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和遗体器官捐献三大公益领域,深入探讨了新时代青年在生命关怀事业中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为公益事业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线上沙龙活动参与人员名单
图为南通大学张謇学院“青芯智愿,益路相‘髓’”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服务队宣讲PPT封面
南通大学张謇学院“青芯智愿,益路相‘髓’”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服务队志愿者杨筱涵代表团队分享交流。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实地参访血站、采访捐献者筑牢实践根基,开展公益悦跑、社区服务、科普手抄报等多元活动推动知识向实践转化,更创新借助机器人动态演示造血干细胞运作流程、自主研发AI互动科普平台,实现科技与公益有效融合。
图为团队成员在地方社区进行科普宣讲
图为团队成员活动合影汇总
随后,各高校志愿者代表依次分享项目特色,围绕器官捐献宣传、跨国爱心传递、专业化志愿服务等方向,通过科普宣讲、多语言服务、实践行动等多元形式,传递生命接力理念、架起爱心桥梁、诠释青春担当,展现了各校在“三献”公益领域的特色实践。
图为南通理工学院红十字会宣讲PPT封面
图为南通理工学院红十字会宣讲活动内容
活动尾声,南通市红十字会余瑶老师对各校项目的特色与成效进行总结,高度肯定了青年志愿者们在“三献”事业中展现的责任与担当。点滴微光,可聚星海,各校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通过校际联动凝聚青春力量,持续深化“三献”公益宣传,用热情点燃希望,以专业服务社会,为生命关怀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与本次线上沙龙活动的志愿者们结合实践感悟,真诚分享了新时代青年对生命关怀事业的独特理解。
张謇232李聪:
参加校际“三献”志愿服务线上交流会让我收获良多。我校“青芯智愿,博爱相‘髓’”项目通过专业学习、实践服务和创新推广开展工作,各校特色项目展现了青年志愿者的创新与担当。我深刻认识到青年人的热情与专业能在生命接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坚定了继续投身志愿服务的决心,期待未来携手传递更多生命希望。
张謇241王莲莲:
在这场“三献”线上沙龙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同龄人正以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诠释红十字精神,使“三献”宣传焕发出蓬勃的青春活力。他们用实际行动传递人文关怀的实践,更加坚定了我投身志愿服务的信念。未来,我希望能运用专业知识为生命教育注入力量,让爱的种子在更多青年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希望之花。
张謇242杨文帅:
参加这场线上沙龙交流会,我被各校在“三献”事业中的青春担当深深打动,我们依托工科优势创新公益模式的实践、其他院校各具特色的爱心行动,都让我看到了青年力量如何通过扎实行动传递博爱精神,也期待未来校际携手能让生命暖流持续涌动。
张謇242吴雪:
参加这次活动让我对“三献”有了全新的理解。各高校的实践案例让我看到,公益可以如此生动地融入校园生活。最打动我的是那些真实的生命故事,它们让“三献”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场温暖的生命接力。我忽然明白,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这场接力的参与者,用自己微小的行动传递希望。这让我萌生了在校内推动相关活动的想法,希望能让更多同学感受到这份温暖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蒋瑜宸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