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8日讯(通讯员 童文婷)近日,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脉薪火实践团的20名师生,来到黄山市圣天地颐养公馆院内活动中心,为这里的多老人开展健康服务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传承中医药文化,践行敬老爱老传统美德,针对该公馆老人平均年龄82岁、多伴有高血压和关节酸痛等老年常见病的实际情况,实践团带来了量血压、测血糖、按摩及中药香囊赠送等服务,用专业与热忱为老人们送去关怀。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脉薪火实践团走进养老院:以专业服务传温情,与老人们共续健康之约
健康检测:细致入微,把好基础健康关
活动刚开始,健康检测区就排起了长队。中医学专业的张同学一边扶着89岁的李爷爷坐下,一边递上温水:“爷爷,测血糖前喝口水缓缓,结果更准。”她手中的托盘上,整齐码放着贴有老人姓名、床号的试管,这是提前与养老院核对信息后准备的,就怕老人记不清自己的情况。
测血压时,针灸推拿专业的王同学遇到了听力不佳的陈奶奶。她没有反复强调“收缩压150、舒张压90”,而是笑着打比方:“奶奶,您这血压就像水管里的水,劲儿有点大,平时少放盐,让水流得缓一点就好啦。”说完还拿出小本子,用大号字体写下“每日散步20分钟”“少吃腌菜”,下面画了个咧嘴笑的太阳,逗得陈奶奶直点头。
一上午,团队为所有老人完成了检测,针对12位血压偏高、3位血糖异常的老人,不仅给出个性化饮食建议,还及时反馈给养老院医护人员,让健康守护不留死角。
按摩理疗:专业手法,缓解身体酸痛
按摩区的笑声格外响亮。72岁的张爷爷起初不好意思麻烦学生,连连摆手说“不用不用”,可被推拿专业的刘同学按了五分钟肩颈后,忍不住直夸:“好家伙,这力道刚好按到酸处,比我在家自己捶舒服多了!”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为老人按摩
刘同学按摩时总有“小心思”:发现周奶奶总往右侧躺,就特意减轻右侧肩颈力度,改用拇指轻点风池穴;给关节僵硬的老人按膝盖前,会先倒点艾草精油在手心搓热,“这样能让药性顺着热量渗进去,更舒服”。91岁的吴奶奶被按完膝盖后,拉着刘同学的手不放,把兜里攒的水果糖硬塞给她:“孩子,累坏了吧,快吃块糖歇歇。”
香囊传情:药香里藏着心意,互动中续接传统
“奶奶您闻,这香囊里有艾叶、薄荷,既能驱蚊,闻着还提神。”中药专业的陈同学递过香囊时,总会翻开透明样品袋,指着里面的药材细细讲解。这些香囊是团队前一周在实验室熬夜做的,特意减少了刺激性药材,就为贴合老人的体质。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为老人赠送香囊
85岁的马奶奶接过香囊,摸着上面绣的“平安”二字红了眼眶:“这手艺跟我年轻时见的一样细,现在年轻人还能静下心做这个,不容易啊。”她拉着同学们讲起过去用艾草驱蚊的往事,从端午挂艾到草药驱蚊,仿佛把大家带回了旧时光。
意外收获:老人当起“老师”,共练传统功法
活动过半时,退休前是中医的王奶奶突然站起身:“孩子们,我教你们套简化版八段锦吧,平时给老人按摩前后练练,能顺顺气血。”说着便抬手示范“双手托天理三焦”,“抬臂时要像举着千斤重物,慢慢往上顶,这样才能拉伸脊柱。”
同学们立刻围了上去,跟着老人一招一式地学。王奶奶纠正着大家的动作:“‘左右开弓似射雕’,胳膊要伸直,肩膀别耸着,就像真的在拉弓射箭一样。”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场地中央,老人的动作舒展有力,学生们的姿势略显生涩却格外认真,一老一少的身影交织成一幅温馨的画面。
图为老人教实践团队成员八段锦
活动持续到11时30分,离开时,老人们拄着拐杖送到门口,马奶奶挥着香囊喊:“下次再来教我们做香囊啊!”实践团成员们笑着回应:“一定来,还要跟王奶奶学完八段锦呢!”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大合照
此次活动,不仅让老人们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健康服务,更让实践团成员们在专业实践中体会到“医者仁心”的重量。正如团队负责人所说:“我们带着知识来服务老人,却在他们身上学到了更多——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的坚守,这些都是最珍贵的收获。”未来,“医”脉薪火实践团还将继续走进更多社区、养老院,让健康与温暖一直传递下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童文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