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茶香远 青春探秘蜀山韵 ——成都理工大学“青振乡企”实践团龙溪茶叶科技园研学纪实

发布时间:2025-09-02 09:3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尚丽雯 周天蓓 罗嘉 高桂   阅读 2.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2025年8月29日讯(通讯员 尚丽雯、周天蓓、罗嘉、高桂)2025年8月29日下午,成都理工大学“青振乡企”三下乡实践团成员走进高县蜀山茶海核心区,在龙溪茶叶科技园开启了一场"从茶园到茶杯"的全产业链探秘之旅。通过实地观摩自动化生产线、对话非遗制茶匠人、体验智慧茶园管理,团队深入了解了现代茶产业的技术革新与文化传承。

"这套设备能精准控制杀青温度在280℃±3℃,彻底解决传统炒青易焦糊的难题。"在龙溪茶叶科技园全自动化生产车间,副总经理彭代煜,李洁指着价值800万元的智能萎凋机组介绍道。服务队成员看到,鲜叶经AI色选机分级后,通过全封闭管道直达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整个过程仅需4小时,较传统工艺效率提升300%。"我们实现了'一机多能'。"制茶师傅陈希边操作控制面板边解释,车间通过模块化设计,可快速切换红茶、绿茶、花茶生产线。

▲(图为制茶师傅陈希与实践团成员进行交流 杨泽屹 许健乐 供图)

离开车间后,实践团深入蜀山茶海核心种植区。这里5000亩茶园布满了物联网传感器,土壤墒情、虫情监测、气象预警等数据实时传输至控制中心。"这套系统让我们告别了'看天吃饭'。

“高山云雾出好茶“,龙溪茶叶园的茶树普遍种植在海拔800米左右的高山上,其品质处于行业顶尖。同时采用科学种植如生物防治等健康绿色的方式孕育茶树,获得了省级减药示范基地的荣誉。在减少人力物力使用的同时,茶树的质量也在逐步提升。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茶 杨泽屹 许健乐 供图)

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了"科技+非遗"的融合魅力:在AR制茶模拟系统中,通过手势识别技术"虚拟炒茶";在气味分析仪前,对比传统手工茶与智能茶的香气成分差异。服务队成员感慨:"原来非遗传承不是守旧,而是用科技让老技艺焕发新生。"

▲(图为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与公司接待人员的合照 杨泽屹 许健乐 供图)

从全自动化车间的机械轰鸣,到茶海间的智慧低语,成都理工大学“青振乡企”实践团在龙溪茶叶科技园见证了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的完美交融。这场青春与茶香的邂逅,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更让青年学子在产学研实践中找到了专业报国的坐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高桂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