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从创智园到童心田的治水之旅

发布时间:2025-09-02 12:5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思雨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以青春之我,赴绿水之约。为响应共青团的号召,引导青年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河海大学“锡心相伴”无锡青阳环保科普行动队走进无锡青阳镇,在塘头桥村的绿野中、霞客湾的碧水旁、青阳实验小学的讲台上,展开了一场“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话。从智慧治水到乡土情怀,从实地探访到童心启迪,这群青年学子以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用热情行动传播环保理念,在躬身实践中谱写了“青春守护绿水青山”的动人乐章。

一、  政企协同:锚定方向,让实践落地有声

实践团队首先精准识别乡村需求,与塘头桥村村委会共同明确目标。基于对村情的深度把握,村干部协助对接"创智园科技示范点"和"生态治理样本"两大场景,统筹协调资源,打通场地、人员与流程环节,确保项目落地。此次合作不仅是资源整合,更彰显乡村振兴是场"双向奔赴"。村干部的基层经验,为实践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路径指引。

                  

二、  科技探路:在创智园看见乡村新未来

走进霞客湾创智园,专业人员介绍道:“这里不只种庄稼,更是‘种技术、种思路’。”作为农业科技的“试验田”与乡村创新的“孵化器”,这片土地蕴藏着产业振兴的密码——从智慧种植、精细加工到农旅融合,每一个新模式都在刷新人们对“乡村产业”的认知。实践团深切体会到:科技正是激活乡村的那把“金钥匙”,而他们愿成为连接科技与乡土的那座“桥”。

 

三、扎根民生:从村民家听见最真实的需求

基层团组织是党执政青年群众基础的基石,是党的青年工作落地见效的前沿阵地。实践团走进青阳镇塘头桥村,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深入四户困难群众家庭中开展慰问活动。队员们细心询问村民的日常生活,关切用水处理等民生问题,聆听真实质朴的声音。这次走访不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也为后续调研报告书写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与思路。

四、生态守护:用专业数据见证水环境变迁

实践团在村干部陪同下考察霞客湾水系生态,现场使用快速检测设备对水体进行了初步分析。村干部介绍,近年来青阳镇通过淘汰污染企业、迁建老旧工业区、建设智慧园区等措施,推动产业与生态协同发展,实现了经济提质增效与碳排放下降,并持续开展清污防治工作,水环境质量较以往显著提升。

五、童心播绿:把环保种子种进孩子心里​​

团队最后一站走进青阳镇实验小学,开展了一堂生动的水环保主题课。通过案例讲解和互动提问,孩子们意识到水资源保护的紧迫性,纷纷表达争做环保小卫士的决心。随后的“水过滤”和“水动力”实验将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亲手用简易材料组装滤水装置净化污水,通过推动小水车理解清洁能源转化,在动手实践中深刻感受到科技赋能环保的意义与乐趣。

结语:

水清人亲,知行合一。河海大学“锡心相伴”实践队深入青阳,以专业赋能乡村,用脚步丈量振兴。队员们测水质、访民情、播绿意,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每一次检测、每一场对话、每一堂科普,都是青春与时代的双向奔赴。乡村振兴之路上,他们愿作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海。青山不改,绿水长流;青春当为,奋斗以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思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4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