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以双语公益文化课堂,助力非遗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25-09-02 00:4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家希   阅读 3.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中山学子创新“非遗+英语”模式 暑期公益课堂点亮文化传承

2025年7月,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FELT团队在石岐区莲新、康华、莲峰三个社区开展的“龙腾四海・非遗双语奇遇记”暑期特色课程圆满落幕。这场为期15天的公益夏令营,以“英语启蒙+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巧妙融合经典IP《哪吒》,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文化与语言盛宴。

据了解,该团队由2023级与2024级商务英语、英语专业学生组成,在崔艳秋教授的专业指导下,形成了“语言教学+文化传承”跨学科协作模式。此次活动的开展,源于团队对石岐区及周边社区教育资源不均衡、英语应用能力与需求不匹配、社区英语文化氛围薄弱、家庭英语启蒙意识和能力不足以及中山非遗传承文化传播等问题的关注,旨在响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暑期教育资源。

活动中,团队创新推出“金龙非遗双语工坊”等课程,围绕南下龙舟、哪吒故事、起湾金龙等主题,通过趣味开场、英语课堂、复习环节、游戏互动、非遗手工和总结回顾等丰富环节,借英文动画IP串联起湾金龙彩扎、龙舟等中山传统非遗技艺。孩子们在有趣且丰富的活动课程中,不仅提升了英语应用能力,更深入接触和了解了中山非遗文化

“课程照顾全面,知识贴合孩子接受度。”莲新社区书记助理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活动不仅为社区提供了教学人员、课程材料等资源支持,丰富了社区暑期文化活动,更让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英语启蒙,增进了对中山非遗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有效促进了非遗传承。

团队成员表示,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大家充分发挥专业知识,跨学科协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了非遗文化与语言教学的跨领域实践。个人在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沟通协调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加深了对非遗文化价值与传承意义的认知,增强了社会服务意识与责任感,收获了与孩子互动的温暖及文化传承的成就感。

崔艳秋教授介绍,团队此前自2023年10月起就与中山纪念图书馆合作,开展了多次以英文绘本为依托的游戏式、体验式英语教学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此次暑期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未来,团队有着清晰的规划。通过专业培训提升成员教学与文化传播能力,加强团队建设。以“精准服务”“长期结对”为核心,持续深化项目化、专业化管理。一方面完善课程体系,增加非遗技艺体验的深度,开发更多主题的双语课程,形成标准化教学方案;另一方面扩大服务覆盖范围,与更多社区、图书馆建立长期合作,整合学校学科资源与地方资源,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探索“语言教学+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让英语启蒙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公益教育惠及更多青少年,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地见效。

此次FELT团队的暑期公益实践活动,不仅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知识与欢乐,更在非遗文化传承与英语教学融合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为推动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家希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