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吴雯琪)
七月的粤北大地,瓜果盈枝间藏着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7 月 13 日至 18 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翁韵如诗” 实践队循着 “百千万工程” 的指引,走进韶关市翁源县江尾镇九仙村,以专业为翼,7 名青年学子在绿美广东的生态画卷中,写下助力乡村集体经济的青春答卷。
镜头定格农产之美,搭建产销对接桥梁
镜头对准枝头饱满的果实,也对准土地里的坚守。“翁韵如诗” 实践队队员们用光影定格九仙桃的绯红色泽、水晶梨的莹润质感,将果农的匠心与土地的馈赠浓缩进每一幅画面;镜头之外,他们反复打磨运镜技巧与剪辑细节,让每一段素材都带着 “从田间到舌尖” 的温度,力求让观众透过屏幕感受到粤北农产品的新鲜与优质。
▲图为团队制作的电商平台商品图
同时,实践队主动对接当地农业企业,在合作模式创新、宣传路径拓展的沟通交流中,为农产品 “走出去” 搭建更顺畅的桥梁。如今,两组精心策划的农产品宣传图组已正式上线 “翁韵如诗” 官方账号,短视频里的九仙村秀丽风光与瓜果甜香也同步登陆公众号、小红书等平台 —— 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内容,正让更多人看见粤北农产品的优良品质,也让 “小果实” 连接 “大市场” 的道路愈发清晰。
深耕内容创作,打造农产宣传矩阵
▲图为宣传视频拍摄画面
为助力翁源江尾强镇富村公司提升产品知名度,“翁韵如诗” 实践队队员们将镜头重点对准枝头的九仙桃,精心拍摄产品宣传视频与直播预热视频。他们迎着晨光捕捉果实表面的晶莹光泽,伴着微风记录桃叶随风摇曳的婆娑姿态,在一次次调整角度、优化光线中,力求让每一帧画面都传递出九仙桃的自然之美与生长活力。
经过连日的打磨,实践已初见成效:两条凝聚着团队心血的九仙桃宣传视频已完成制作,即将带着九仙村的果香走向更广阔的平台;一篇饱含青春学子真挚情感的直播带货纪实推文也已新鲜出炉,字里行间都是队员们对直播带货九仙桃过程中所见所想的生动讲述,满是对助农事业的热忱与思考。
挑战直播带货,以真诚破局创实效
7 月 17 日晚,“翁韵如诗” 实践队在韶关翁源勇敢挑战农产品直播带货,用青年的热情与专业直面实战考验。直播筹备阶段,团队制作的鬼畜预热视频便收获 1.3 万预览量,为直播积攒了不少人气;然而开播前夕,他们却接连遭遇权限申请受阻、设备突发故障、操作流程不熟悉的三重难题。
▲图为助农直播现场
面对困境,队员们迅速调整状态,以灵活应变的态度解决问题:有人充当 “人肉提词器” 把控直播节奏,有人紧盯后台与秒速上架商品的 “生死时速” 较劲……7 名学子在 “百千万工程” 的实践场里,把略显笨拙的真诚化作打动观众的流量密码,让直播在波折中顺利推进。
▲图为直播数据
直播结束后,数据见证了实践成果:直播期间最高在线人数达 42人,平均观看时长 42分 10 秒,新增关注与粉丝团成员若干,更实现 11 笔交易,成交金额 1184 元,成功让粤北农产通过直播走向消费者手中。经过连日的打磨,实践已初见成效:两条凝聚着团队心血的九仙桃宣传视频已完成制作,即将带着九仙村的果香走向更广阔的平台;一篇饱含青春学真挚情感的直播带货记推文也已新鲜出炉,字里行间都是对直播带货九仙桃所见所想的生动讲述。
▲图为刚采摘的九仙桃
从田间调研到内容创作,从资源对接至平台传播,这支青年队伍以融媒体为纽带,将专业所学转化为助农实效。接下来,实践队将持续深耕内容传播,让九仙桃、水晶梨的故事走得更远,也让更多人看见:乡村振兴的路上,每一份乡土好物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份青年力量都能点亮希望。
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翁韵如诗”实践队
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翁韵如诗”实践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雯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