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飘万里,青春助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30 13:3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鑫洁   阅读 9.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为响应国家关于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的号召,以实践力量赋能特色产业发展,2024年8月1日至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赴安康市平利县茶产业调研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探索平利县茶文化底蕴与茶产业发展现状。

平利县,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地处秦巴山脉腹地,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悠久的种茶历史。作为陕南茶产业的核心区域,平利县的安康秦汉古茶等茶叶产品声名远播,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产业价值成为调研团关注的焦点。团队成员走进平利县,开启了一场茶香萦绕的调研之旅。

实地调研,摸查茶叶销售真实图景。综合前期通过线上平台收集的基础信息,调研团实地考察的首站聚焦销售终端。团队先后走访了平利县城多家超市、茶叶专卖店及农贸市场,详细了解茶叶产品的种类、价格、销售渠道及市场反馈。调研发现,平利县茶叶在本地销售呈现“礼品化倾向明显,日常消费占比不足”的特点,多数消费者将高品质茶叶作为馈赠佳品,而日常饮用多选择普通茶叶,终端市场的消费结构有待优化。

企业走访,探寻茶产业高值化路径。平利县茶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引领,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8月2日,调研团首先来到安康秦汉古茶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向团队介绍了秦汉古茶的历史渊源——从秦汉时期的贡茶传说到如今的标准化生产,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岁月的沉淀。团队成员实地参观了古茶加工车间,目睹了杀青、揉捻、烘干等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过程,随后在产品展厅了解了古茶衍生的茶饼、茶粉等深加工产品。

▲图为调研团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

同日下午,调研团走进金陕红公司制茶工厂。车间内茶香四溢,技术人员向队员们详细讲解了红茶的发酵工艺、品质把控要点,以及公司依托“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增收的实践。8月3日上午,团队前往平利县茶文化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文物展品、影像资料及场景复原,系统了解了平利茶叶从古代种植、茶马古道贸易到现代产业发展的全历程,深刻感受到“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产业魅力。

深入乡野,体察茶农种植与民生实况。为掌握茶叶种植一线情况,调研团采用问卷法与深度访谈法相结合,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户家中。在蒋家坪村,调研团有幸采访到村主任,村主任对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协助调研团开展座谈。座谈会上,茶农们坦诚分享了种植心得:“去年茶叶收购价波动有点大,心里没底,今年扩种的积极性就差了些。”“病虫害防治技术还是不太懂,怕影响产量。”调研团认真记录茶农的困惑与诉求,更深刻体会到实践调研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村主任还提出希望与学院合作开展技术培训、共建种植示范基地的想法,期待借助高校智力资源推动茶叶品质提升。

科普问卷,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茶叶里的茶多酚到底有啥用?不同茶叶怎么泡才更健康?”8月5日上午,调研团在平利县女娲广场开展茶叶营养健康科普宣讲,生动的提问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宣讲围绕平利茶叶的种植优势、营养成分及科学饮用方法展开,让居民们明白“好茶叶不仅好喝,更能养生”。

 ▲图为宣讲团走访住户并发放调查问卷

与此同时,团队还发放了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问卷,重点了解当地居民对茶叶营养价值的认知程度、日常饮茶习惯及购买偏好。不少居民表示:“以前就知道喝茶好,听了宣讲才明白好在哪儿,以后会更愿意买本地茶。”调研团成员表示,希望通过宣讲与问卷,让茶农看到茶叶的健康价值与市场潜力,同时引导消费者形成科学饮茶习惯,双向发力激发茶产业发展活力。

 ▲图为调研团成员合影

回溯此次实践,调研团既被平利县淳朴的民风与浓厚的茶文化氛围深深感染,也清晰认识到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销售结构单一、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未来,团队将整理调研数据,形成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案,持续关注平利县茶产业动态,以专业所长助力茶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撰文|刘卿

图片|周江龑

一审|邱瑞洋

二审|张洪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鑫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2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