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30日讯(通讯员 黄斯琦、赵旭翔、王雅笛)近日,山东科技大学暖春公益贵州队历经 40 余小时长途跋涉,抵达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新化苗族彝族满族乡后,未及休整便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第一时间与新化苗族彝族满族乡团委、新化乡中心学校相关负责人召开专项工作对接会,为后续 21 天公益支教工作的有序开展筑牢前期基础。
▲图为队员们和当地政府举行见面会
会上,新化苗族彝族满族乡团委负责人对支教团队的远道而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结合当地教育发展实际,系统介绍了新化乡的教育生态 —— 既客观阐述了近年来乡村教育在硬件设施改善、师资力量补充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也不回避当前面临的”课外拓展资源不足“”部分学生缺乏个性化学习指导”等现实问题,并着重强调了当地学生在民族文化认知、兴趣特长培养等领域的迫切需求。
▲图为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洪庆向支教团队致以热烈欢迎
中心学校校长刘泽琨介绍学校情况:作为有 68 年历史的乡村学校,虽办学条件改善,但仍面临专业师资(音乐、美术等学科 )、课外活动资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等难题。他强调支教纪律,期待团队以知识为种子,让孩子收获成长,也盼支教同学在实践中感悟责任,携手赋能乡村教育。
▲图为中心学校校长发言
暖春公益贵州队队长在见面会上代表全体队员作出承诺:将不负乡团委与中心学校的信任,更不负山区学子的期待,以高度的责任感把控教学质量,结合团队成员的专业特长与当地学生需求,设计涵盖学业辅导、兴趣拓展(如手工、绘画、科普)、民族文化交流等多元内容的课程;同时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支教工作,不仅做知识的传递者,更做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全力为当地学生提供优质、有温度的课外教育服务,切实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队长发言
本次支教紧扣“激发学习兴趣、拓宽成长视野”核心目标,结合当地教育资源实际与学生发展需求,构建了多维度、特色化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既涵盖历史文化、书法绘画、体育健康等基础素养内容,夯实学生知识基础;又创新开设梦想启蒙、绘本阅读、法律科普、趣味数学、彩虹田字格等特色课程,通过情景教学、互动实践等多样化形式,弥补当地课外教育资源短板,帮助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提升综合能力,为未来发展注入更多可能性。
▲图为招生现场家长们交报名表
为进一步保障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团队依据学生年龄段差异及认知发展规律,科学划分 “启航班” 与 “远航班” 两个教学班级,实现 “因材施教” 的精准教学目标。其中,“启航班” 主要面向 1-3 年级学生及部分幼儿园儿童,针对低龄段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好动爱玩的天性,支教队员在课堂上设计趣味识字游戏、绘本故事演绎、跳绳、折纸、绘画等环节,将知识融入互动场景。
▲图为同学们在上折纸课
“远航班” 则覆盖 4-6 年级学生,结合高年级学生专注力更强、逻辑思维与动手能力突出的特点,队员在课程设计中侧重深度与探究性 ——“科学小实验” 课程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自然原理,“知识竞赛” 环节则以小组对抗的形式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梦想课可以启迪学生认识不同职业类型,树立自己的梦想。多样化的教学环节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更构建起高效、活力的课堂生态,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能在适配的教学模式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
▲图为同学们在观看AI后未来自己的职业形象
此次山东科技大学暖春公益团队赴黔支教活动,是学校引导青年学生践行社会责任、投身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不仅为新化苗族彝族满族乡学子带来了知识与欢乐,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撰稿:黄斯琦 图片:赵旭翔 王雅笛)
▲图为见面会后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斯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