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水学子走进河南非遗美学馆:探非遗之美 传文化薪火

发布时间:2025-08-30 09:2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臧冰冰   阅读 9.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7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院"河脉法韵·青火传薪"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河南非遗美学馆,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传统文化探索之旅。实践队员们怀着对非遗文化的敬意与好奇,在美学馆前合影留念,随后步入馆内,近距离感受中原大地上绵延千年的匠心传承。

图为实践队在河南非遗美学馆

进入美学馆,队员们逐一参观了馆内陈列的珍贵非遗项目。栩栩如生的方城石猴、憨态可掬的浚县泥咕咕、精巧绝伦的汴绣等展品让大家惊叹不已。通过实物、图文和影像资料,队员们深入了解了这些非遗技艺的历史渊源与制作工艺,深刻体会到传统手工艺背后蕴含的智慧与坚守。

图为实践队员观摩方程石猴

实践队成员们不仅驻足观赏,更积极参与互动体验。在皮影戏展区,队员们亲手操作皮影人物,在光影交错间演绎经典故事;在太极文化区,大家跟随指导老师学习基础招式,感受刚柔并济的哲学内涵。这种"零距离"接触让非遗从书本概念变为鲜活记忆,队员们直呼:"原来传统文化可以这么有趣!"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皮影戏

参观过程中,队员们就非遗保护现状展开热烈讨论。法学专业的同学们特别关注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困境,从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传承立法等专业角度提出了独到见解。大家认识到,非遗保护不仅是对过去的守护,更是对未来的责任。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太极拳

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员们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体会。队长何建卿表示:"这次实践让实践队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意识到青年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所见所闻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多种方式助力非遗的保护与传播。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并热烈讨论

此次非遗美学馆之行,让实践队员们收获了知识、体验与思考。大家表示将继续深入调研,结合专业特长,探索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正如队员王智硕所说:"守护非遗,就是守护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实践队也计划开展更多相关活动,让文化传承之火生生不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臧冰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0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