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话菜藏乡韵,变废为宝绽巧思——广东二师“星河”实践团暑期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30 15:3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子松 张芷烨 王慧骅   阅读 5.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携带着热浪与燥意的微风拂过额头细密的汗珠,广东二师“星河”实践团来到了梅州市大埔县大麻中心小学。在这里,门口的老树见证着实践团成员与充满旺盛活力的孩子们遇见,相伴,共同成长。各类课程五花八门,精彩纷呈,暂以地理课和环保课说道一番,管中窥豹。

▲图为学生上地理课的场景

地理课:四大菜系,源远流长

“同学们,今天的地理课我们将围绕中华美食为主题来讲讲我们的四大菜系。”实践团成员如是说道时。台下孩子们立刻炸开锅,七嘴八舌的讨论:“老师,那不是应该叫美食课吗?为什么要叫地理课啊?”,而这也正是这节课要去深入讲解的重点——地貌地形,气候气象,人文宗教等地理各大因素对于各地美食的形成甚至菜系的风格所造成的影响。

▲图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各大地方菜系

实践团成员以自己家乡作为例子,从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民风民俗等去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自己的家乡是那几种特色美食,孩子们渐渐懂得了这些平时习以为常的共识和凝聚几千年文化结晶美食的诞生由来。“好了,孩子们,那么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梅州的特色美食有哪些吗?”经过前面例子的引导,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进行抢答,在说出美食名字后还能讲出自己对于其由来的思考,有些是从老一辈的念叨中听来的,有些是电视上看到的,有些则是美好的想象和大胆的猜测。一双双高举的小手,是孩子们饱满的热情和对家乡由衷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后续设计的四大菜系归门别类的小游戏则更是把课堂推上了高潮,“这是东坡肉,属于淮阳菜!”“这个我知道!是白切鸡!是粤菜!”等等,一个个化身中华小美食家,抢答声一声高过一声,不绝于耳。

在欢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就下课了,孩子们还热情地说:“老师们,有机会可以尝尝我们这边的特色美食!”实践团成员们自是却之不恭!

▲图为课堂上探讨美食时学生们的可爱反应

环保课:变废为宝,鸡蛋托的妙用

环保课上,实践团成员通过讲解环保的意义在哪里让孩子们知道了环保的重要性,并告诉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怎样力所能及地环保,比如绿色出行,节约水电,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等。

▲图为实践团成员上环保课的场景

再之后,实践团成员抛出一个个作品图片,让孩子们猜测这些作品的原材料。“这是饮料瓶盖做的!”“这个我知道!是洗洁精!”“是纸袋!”“是牛奶瓶!”孩子们火眼金睛,一下就猜出来了答案,纷纷抢答。

▲图为学生们讨论作品制作的过程

最后,实践团成员将收集到的鸡蛋托以小组为单位分发给孩子们,让孩子们亲身实践。作品展示时,有的孩子做出了可爱的圣诞树,有的孩子做出了美丽的花朵,有的孩子则做了一串五颜六色的风铃……

各种有趣的作品诞生于平时扔掉的鸡蛋托中,孩子们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变废为宝的妙处,纷纷表示以后扔东西前一定要思考它还有没有用。

▲图为学生制作过程

▲图为学生环保课的成果展示

▲图为学生环保课的成果展示(撰稿 张芷烨 王慧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子松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