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乡村振兴的基层实践密码,助力美丽浙江建设和共同富裕示范区探索,绍兴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石韵溪声振兴实践团”于6月30日—7月1日赴嵊州市下王镇石溪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调研聚焦“村嫂”这一独特群体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深入感受在美丽浙江建设蓝图引领下,探寻石溪村实现共同富裕的乡村路径。
一、初识石溪:书记畅谈,解码乡村振兴的基层实践
在石溪村村委会,村党支部书记任团结与实践团成员展开座谈,生动描绘了村庄在“千万工程”这一美丽浙江建设重要抓手推动下的美丽蜕变。面对青壮年外流的现实,石溪村的“村嫂”组织脱颖而出,逐渐成为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村嫂”们在环境美化、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不仅显著提升了村容村貌,营造了和谐宜居的环境,更以实际行动擦亮了美丽浙江的乡村底色,成为吸引游客、激活乡村美丽经济的重要引擎。
图为村书记与实践团成员开展座谈
图为村书记详细讲解石溪村发展历程
二、 深入村巷:触摸“福”脉,感受“浙”里乡风
随后,任书记带领实践团成员前往党群服务中心展览馆。通过调研团队成员了解到,由于青壮年外出打工,村里逐渐由妇女撑起半边天,并成立了村嫂组织开展日常工作。同时,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石溪村逐渐形成淳朴的家风家训,以福文化为主要核心的村风民俗深入人心,并形成全村拍摄全家福的习惯。
图为书记介绍全家福发展
随后,团队成员来到石溪村村内进行走访调研,团队成员对当地村民进行访谈,了解石溪村的发展情况,为实践团后续规划如何将石溪的生态与文化优势深度融入“诗画浙江”的宏伟蓝图提供了宝贵素材。
图为村民访谈
三、 对话“村嫂”:倾听“她”声音,汇聚振兴力量
实践团将目光聚焦于乡村发展的核心力量——“村嫂”。调研第二天,实践团成员走进下王镇文化活动中心,近距离感受村嫂们带来的精彩文艺表演。村嫂们淳朴的歌舞是乡村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也是美丽浙江追求精神富有的缩影。
在文化活动中心,实践团重点围绕石溪村在乡村振兴中的机遇挑战、村嫂组织如何优化作用发挥、特色文化活动如何赋能乡村旅游等核心议题与村嫂们展开了深入交流,并现场进行问卷调查。在与村嫂们的交流访谈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这支活跃在乡村治理最前沿的队伍,完全是村民自发组织、自愿参与的,她们的工作没有任何报酬。
图为村嫂问卷访谈
图为村嫂访谈对话
活动结束后,为了更立体地了解乡村变迁,实践团成员深入农户,访谈退休村嫂,从多视角收集乡村变迁的一手资料,解码“她力量”激活乡村“美丽经济”的内在逻辑,探索在“美丽浙江”框架下,石溪村如何实现生态美、人文美、产业美的有机统一。
四、尾声:情系“浙”里山水,青春赋能共富
短短两天的沉浸式调研,实践团成员用脚步丈量“千万工程”的沃土,用心感受“浙”里乡村的脉动,不仅在实践中感受了美丽浙江建设、乡村振兴伟大实践,更通过观察“村嫂”这一基层治理创新模式,深化了对“如何推进乡村振兴”这一重大实践问题的理解。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思考,“石韵溪声振兴实践团”的成员们表示,将努力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切实建议,助力石溪村乃至更广袤的浙江乡村绘就共同富裕新画卷,为推动更高水平的乡村振兴、助力美丽浙江迈向新境界贡献青春智慧。
图为村书记合照
(通讯员:包学彦 沈佳妮 张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包学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