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链”接乡村未来——广州航海学院链乡共兴突击队以科创助力马冈镇红丰村文旅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31 15:1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蒋丽丽   阅读 5.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广州航海学院链乡共兴突击队赴开平市马冈镇及红丰村开展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伍以“科创+文旅振兴”为主线,通过VR全景拍摄、小程序设计与实地调研,用青春智慧助力当地文旅发展与乡村振兴。盛夏的开平市马冈镇,蝉声阵阵,青年学子们带着相机与设备走进乡村,用一场“科创+文旅”的探索为当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实践队的第一站定在开平市博物馆。在一件件展品和一段段文字中,队员们追溯了开平侨乡的历史脉络,了解碉楼建筑、侨乡文化与农耕文明的交织变迁。历史不仅仅镌刻在石碑和展柜中,更深藏于这片土地的血脉里。队员们感到,要真正理解一个地方的现在与未来,必须先走进它的历史与文化根基。

带着这样的认知,队员们走进红丰村。这个村庄的居民大多因大沙河水库的建设而迁居至此,逐渐形成新的社区。在村道、小巷和民居之间,队员们用镜头捕捉乡土风貌,用VR全景的方式记录生活场景,希望能在数字空间中留存一个鲜活的村落,也为未来的游客提供沉浸式的线上体验。在拍摄与走访的过程中,队员们不仅看见了房屋的肌理与田野的色彩,更感受到村庄自迁徙以来不断生长出的烟火气与归属感。

在调研中,突击队与马冈镇团委副书记面对面交流,听取了当地对未来发展的规划与思路。团委副书记介绍了近年来马冈镇依托“马冈优品”打造特色品牌的经验,强调要把本地农产品和文化资源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他认为,高校青年带来的数字化技术手段,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能够推动文旅融合走得更深更远。这次交流让队员们更加坚定了方向:“如果能把村庄全景与马冈优品、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展示窗口,既有故事,也有产品。”

图为突击队队员与团委副书记交流画面

几天的行程里,实践队的足迹遍布大沙河水库、马冈优品馆、马冈文化馆及红丰村的街巷。队员们在水库边捕捉湖光山色与生态风貌,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在优品馆里记录下琳琅满目的本地特色农产品,思考如何借助数字平台传播品牌故事;在文化馆里了解乡镇的传承与变迁;在村落的街道和庭院里,用镜头对准生活的细节,力求在虚拟空间中再现一个有温度的乡村。这些素材将被整理进小程序中,成为文旅推广的数字化载体。

与传统的“三下乡”调研不同,链乡共兴突击队更突出“科创+”的探索,尝试用VR全景拍摄和小程序开发,让红丰村和马冈镇的自然景观、文化馆舍与特色产品被数字化记录下来,形成一个可持续传播的平台。“我们希望让乡村先被看见,再吸引更多人走进来。”一名队员说出了全队的心声。在与村民的交流中,队员们也深切体会到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村民们看到了年轻人带来的新思路与新方法,而青年学子们则理解了“科创”的另一层意义: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更是田野间的实践应用,是将知识与技能转化为社会价值的过程。

图为马冈优品馆馆内实景

链乡共兴突击队的探索只是起点。未来,队伍计划不断完善小程序功能,把全景展示与旅游导览、产品推介结合起来,让“马冈优品”和红丰村的风貌通过数字化平台走向更远。青春在田野里留下了足迹,也点亮了乡村发展的方向。正如队伍名字“链乡共兴”所寓意的,用科技与热情,把乡村与外界“链”接起来,让共兴的梦想在田野间生根发芽。

撰文 | 蒋丽丽

图片 | 蒋丽丽 蒋慧 潘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蒋丽丽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5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