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下午,西南科技大学“藏羌果乡行”实践团走进九寨沟县陵江镇樱桃产业园,通过实地察看、与当地种植户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产业园发展现状与困境。团队围绕品种更新、病虫害防治、园区管理等核心问题,倾听种植户诉求,记录一手信息,开展针对性帮扶活动,助力樱桃产业提质增效。
图为实践团队前往樱桃采摘园
“你们看这片园子,好多树都是二十多年的老品种了,最早的还是2000年左右栽的。”一位种植户指着产业园里的樱桃树向实践团介绍,由于品种长期未更新,产量大幅下滑,成年树株产仅18斤,且果实口感变差,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弱。更让大家犯愁的是,尝试补种的新品种幼苗存活率极低,反复补种仍难存活,不少地块渐渐荒了下来。实践团在调查中注意到,部分樱桃树已出现黄叶、枝干虫蛀的现象,扒开根部土壤,可见根系发黑腐烂。“这是根腐病,多年连作让土壤里的病菌越积越多。”实践团通过调查发现,樱桃根部先受虫害和病菌侵害,导致吸收功能丧失,树体抗性下降,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最终整棵树枯死。劳动力短缺也让产业园管理举步维艰。“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的多是老人,浇水、除草这些基础活都跟不上。”种植户坦言,有些地块因土壤环境被破坏导致新栽幼苗干枯,不得已只能改种玉米,大家眼睁睁看着樱桃园效益下滑。
图为樱桃树病死后改种玉米
“咱们试过换品种,但新苗总活不了,不知道是土壤问题还是管理不到位?”面对种植户的困惑,实践团仔细询问了幼苗来源、栽种流程和日常管理细节,记录下可能影响存活率的关键环节。种植户们还提到,曾有农户小规模试种新品种,虽有零星存活,但缺乏系统指导,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谈及根腐病防治,实践团与种植户一同分析连作影响:“可以试着轮作其他作物,比如黄豆,既能改善土壤,还能有短期收益。”种植户连连点头表示认可。对于劳动力不足的现状,实践团则建议:“可以组织留守农户集中开展除草、施肥,既能提高效率,又能互相照应”,同时承诺将整理规范化管理技术要点,比如幼苗嫁接、科学浇水等流程,帮助大家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损失。
图为成员们倾听农户们讲诉感病樱桃治理困惑
图为实践团队仔细观察樱桃树病害情况
离开产业园前,实践团结合果园现场调研情况,与种植户明确了后续帮扶方向:尽快联系学校协助开展土壤检测,明确病原菌种类和养分失衡问题;整理现有新品种试验地块的存活数据,形成对比分析报告;邀请农业技术员通过线上指导等方式,评估轮作方案并提供具体土壤改良建议。
图为感病后死的樱桃树
“你们能来了解情况、帮咱们想办法,真是太及时了。”种植户的期待让实践团更感责任在肩。团队成员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基础,结合专业知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助力九寨沟县樱桃产业摆脱困境,让这片樱桃园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当地农户稳定增收的“希望园”。
图为团队在樱桃采摘园合影
撰文 | 贺承容 李金晶 李东玲
图片 | 王颖湄 石洪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贺承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