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力法治,微光守护童心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微光童行”志愿服务实践团开展儿童法治护航行动

发布时间:2025-09-01 16: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晔   阅读 2.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9月1日讯(通讯员 王晔、张梦梦)为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法治教育、筑牢成长法治防线的部署要求,积极响应团中央“法治中国青春行”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号召,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微光童行”志愿服务实践团,于 8 月中旬赴安徽宿州泗县,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业化儿童法治护航行动,为当地儿童搭建起坚实的“法治防护网”。

精准调研 定制筹备:打造“本土化”普法资源矩阵

为让普法活动精准契合泗县儿童及家庭的实际需求,实践团从前期调研到物料筹备,全程聚焦“本土化、实用性”,构建专属化支撑体系,为后续普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实践团创新采用“分层访谈 + 问卷调研”模式,全方位掌握当地法治教育需求。面向乡村教师,重点调研校园法治课程开设现状、学生常见安全问题及教学难点;针对儿童家长,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认知程度、儿童网络使用监管痛点展开深度交流;对于 6-14 岁儿童,则通过图画问卷、趣味问答等轻松形式,了解其对交通安全、防拐防骗等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

实践团结合调研结果与泗县乡村特色,打造系列“接地气”的普法物料。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重点条款转化为“泗县乡村场景漫画”,生动呈现“田间小路安全通行”“集市防骗小技巧”等内容;设计印有卡通法治形象“小维”的文具套装,在笔记本、铅笔等物品上印上简洁易懂的法律常识;编写《儿童法治小故事》手册,让抽象的法律知识变得鲜活可感,为后续普法活动提供有力物料支撑。

情景教学 趣味互动:让法律知识“活”起来

为打破传统法治课堂“单向灌输”的局限,实践团结合儿童认知特点,打造“情景模拟 + 互动体验”的趣味课堂,有效提升法律知识的接受度与实际应用能力。

课堂内容紧密围绕儿童生活场景,聚焦三大核心主题开展教学。“交通安全小课堂”上,团队成员利用泗县乡村常见的三轮车、自行车模型,直观演示“过马路左右看”“不占用道路玩耍” 等规则,还组织儿童分组扮演“小交警”“行路人”,模拟村口交通指挥场景,让孩子在角色扮演中掌握交通安全知识;“拒绝校园欺凌”课程中,以“同学间因书本借用起冲突”“被起侮辱性绰号”等学校常见场景为剧本,引导儿童通过角色扮演分辨欺凌行为、学习正确应对方法;“网络安全守护”课程里,结合儿童常用的短视频平台、小游戏,拆解 “陌生网友索要家庭信息”“点击不明链接风险” 等问题,教儿童制作 “网络安全警示卡”,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丰富的互动环节进一步激发儿童参与热情。实践团开展 “法治知识大闯关”活动,设置“法律常识判断题”“安全场景选择题”等关卡,儿童答对即可获得定制的法治文创奖品;举办“我心中的法治家园”绘画比赛,鼓励儿童用画笔描绘对法治的理解。

多方联动 创新宣讲:让法治观念走进千万家

为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让法治教育辐射更多泗县家庭,实践团走进社区广场、乡村集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靶向性”宣讲活动,推动法治知识下沉基层、深入人心。

宣讲活动采用“固定站点 + 流动宣传”相结合的形式,在社区广场设立普法宣传站,通过摆放展板、发放物料、现场答疑等方式,为过往群众提供专业法律服务。面对带孩子的家长,详细讲解“儿童在户外玩耍受伤后的维权途径”“家长的监护责任”等内容;针对老年群体,用亲切的泗县方言普及“冒充子女借钱”“虚假养老产品诈骗”等防诈知识,手把手教老年人识别诈骗话术;向乡村青壮年重点讲解“留守儿童监护注意事项”“家庭矛盾法律调解方式”,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

此次 “微光童行” 实践团赴泗县开展的儿童普法教育活动,以专业为支撑、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定制化的资源筹备、趣味化的课堂教学、联动式的社区宣讲,成功为泗县儿童播下了法治的种子。未来,“微光童行”实践团将持续关注儿童法治教育需求,为基层法治建设注入更多青春动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晔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