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张洁、杜子珺、温佳苗、于婷婷、郑欣悦、张双)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弘扬黄河文化精神,展现中医药文化魅力,6 月上旬,河南医药大学 “溯九曲黄河文脉,传千年岐黄仁术” 中华文化传承团,在河南医药大学五环广场举办 “大爱黄河・岐黄墨韵” 书法写作摆台活动,以笔墨为桥梁,串联黄河文化与中医药智慧,吸引众多同学参与,让传统文化在青春校园绽放新活力。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摆台时的合照
活动现场布置精心,氛围浓厚。十余种融入文化元素的奖品有序排开,笔墨纸砚整齐摆放,桌子上还陈列着黄河主题文学作品、中医经典典籍片段,为参与者提供丰富创作灵感。团队成员热情主动,积极邀请过往同学参与活动,围绕黄河文化或中医文化进行文化创作,无论是经典诗词、典籍语句,还是个人原创感悟,皆可作为传递文化的纽带。
活动启动后,同学们纷纷驻足,执笔抒怀。大家凝神聚力,提笔、运腕间,一幅幅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跃然纸上:有人写下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等诗句,以苍劲笔墨抒发对黄河磅礴气势的赞叹;也有人誊抄《黄帝内经》中 “上工治未病”、“悬壶济世”“大医精诚” 等中医经典语句,在一笔一划中体悟中医药文化的深邃智慧。每一幅作品,都饱含着参与者对黄河文化的敬畏、对中医药智慧的理解,或飘逸灵动,或刚劲雄浑,尽显文化韵味与书写者的真挚情感。
▲图为同学们围绕黄河文化或中医文化进行文化创作
完成书写的同学,可领取团队准备的中医扇、黄河主题便签等文创小奖品,这些融入中医药元素与黄河文化符号的礼品,让文化传承更添温度。“这不仅是一次书法创作,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学习。在书写‘岐黄墨韵’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千年,与古代医家对话,深刻体会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后我会更多地参与这类活动,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张双同学手持自己的作品,感慨地说道。
活动尾声,队员们以专业与敬畏之心开展作品整理工作。他们搭建临时分类工作台,依据书写内容,细致划分 “黄河诗词”“中医经典”“原创感悟” 等类别,用相机为每幅作品留存电子印记,并封装纸质作品,精准标注创作者姓名、创作时间与作品主题,构建起详实且富有温度的校园文化档案。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化传承的生动注脚,更承载着同学们与传统文化对话的珍贵记忆。
▲图为一位同学书写的黄河相关词句
此次 “大爱黄河・岐黄墨韵” 书法写作摆台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同学们搭建了展示书法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平台,有效加深了大家对黄河文化、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与热爱。更重要的是,它让黄河文化的雄浑气魄与中医药文化的深邃智慧,突破书本理论的边界,在同学们提笔落墨的互动中,转化为可感知、可触摸的文化体验,激发了青年学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正如段瑞喆所说:“第一次在这样的氛围中创作书法作品,看到黄河主题与中医药知识在纸上交融,感觉特别震撼。这次活动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会把这份热爱转化为行动,向身边人宣传黄河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未来,河南医药大学 “溯九曲黄河文脉,传千年岐黄仁术” 中华文化传承团将以此为起点,策划更多跨学科、沉浸式文化活动,让黄河文脉与岐黄仁术持续在青春校园传承创新,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探索更多青春答案,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迈向新台阶,让古老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双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