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彩窗绘童趣,建筑艺术润童心

发布时间:2025-08-27 21:3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千一   阅读 2.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8月22日上午,一堂以哥特式建筑玻璃彩窗为主题的特色美术课在江华大圩镇长山村教室里开展。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湘约守护”支教队老师们由建筑特征解析入手,带领孩子们走近哥特式建筑的独特魅力,最终通过动手创作,让这一承载着历史与艺术的建筑元素,在孩子们的巧手下焕发童趣光彩。

解析建筑特征,解锁哥特式“密码”

课堂伊始,两张对比鲜明的建筑图样被展陈出来:一侧是穹顶圆润、拱门呈半圆形的拜占庭建筑,另一侧则是尖顶高耸、线条利落的哥特式建筑。老师以直观对比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聚焦哥特式建筑的核心设计——尖顶、尖拱门与飞扶壁。这些并非单纯的装饰,而是建筑的“支撑骨架”,通过分散重量、增强稳固性,让建筑得以向高空舒展;而从俯视图看,哥特式建筑常呈十字架形态,这一特征也与它早期作为宗教场所的属性深度关联,藏着建筑与信仰的联结。

聚焦玻璃彩窗,探寻光影里的艺术

当玻璃彩窗的图片登场时,孩子们的目光被牢牢吸引。那些镶嵌在尖拱窗框里的彩玻璃,像被光影揉碎的宝石:具象图案中,长袍人物、花叶草木错落排布,多是圣经故事或历史传说的缩影,以玻璃为纸将往事静静铺展;抽象纹样则偏爱几何造型,尤其是冰裂纹般的线条,在透明基底上织出细碎又灵动的网。红、蓝、绿等色彩在光影里交融,哪怕是静态的图片,也透着几分流动的鲜亮。

动手创作实践,让“彩窗”绽放童趣

创作环节随即开启。裁成柳叶窗造型的卡纸、透亮的PVC纸在桌上排开,孩子们先将PVC纸贴在卡纸上搭好“玻璃基底”,再拿起彩笔自由勾勒。有的用稚嫩线条画了戴冠的人物,复刻“故事里的场景”;有的用折线拼出交错的冰裂纹,让几何感铺满窗面;还有人蘸着大片蓝紫涂抹,说要做“能映出晚霞的窗”。阳光从窗棂漏进来,落在孩子们低头创作的身影上,也落在PVC纸上未干的色彩里,恍惚间,倒真有几分哥特式教堂里,彩窗映着光的沉静与鲜活。

这堂藏着哥特式玻璃彩窗的美术课,不只是让孩子们画了一扇“会发光的窗”,更悄悄为他们推开了望向远方的窗。那些尖拱窗框里的故事、彩玻璃上的光影,或许此刻只是笔下的斑斓,却已在他们心里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原来在遥远的地方,有这样用建筑讲故事、让光线做画笔的智慧。当孩子们用PVC纸模仿彩窗的亮时,其实也是在触摸不同文化里的美。这种不设边界的感知,会慢慢变成他们看世界的眼睛:往后再遇见陌生的建筑、特别的艺术,心里会先存着一份好奇与接纳,知道美有千万种模样,而每一种都值得被看见。

撰文 | 黄千一

图片 | 许婧雯

审核 | 张恩驰 张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玉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