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复垦焕生机,生态富民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08-29 15:5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段兆璞 芦中奇   阅读 3.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9日讯(通讯员 段兆璞 芦中奇)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理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榆林复垦区国土资源利用调研队,近日在陕西榆林府谷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方位调研当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经验。

8月14日,调研队首先来到府谷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行深度访谈。生态修复科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府谷县作为国家级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生态治理政策,强调“黄河流域生态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近年来,府谷县投入专项资金,推动采空塌陷区修复,其中三道沟煤矿的万亩农田、十万亩生态林工程成为典范。

庙沟门镇是国家能源集团三道沟煤矿所在地,本次调研聚焦的生态修复区和复垦区就在该镇辖区。16日,庙沟门镇副镇长、西尧沟村驻村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分别从政策制定、村集体实践和成效等不同方面,向调研团队介绍了三道沟煤矿采空区治理的经历和前后变化。“几年前,这里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煤矿开采导致耕地荒废。但现在,塌陷区变身农业示范园,村民生活显著改善”,西尧沟村支书感慨道。次日,团队在西尧沟村矿区移民新村开展问卷调查,就土地收益、生态满意度等走访村民。据了解,煤矿通过与村集体合作社协同合作的模式带动村民致富,每户每年能够得到分红,践行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理念。

复垦区万亩农田、十万亩生态林工程是由国家能源集团三道沟煤矿主导的,为深入了解有关情况,团队于18日来到该煤矿开展调研。在三道沟煤矿企业有关负责人带领下,调研团队首先参观了三道沟煤矿智能一体化生产控制中心,了解了煤矿生产经营各环节,并学习资源开采中的环保技术。“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投入大量资源实施采空塌陷区治理,目前已恢复了西尧沟村所有的采空塌陷土地”,企业负责人介绍。

在万亩农田、十万亩生态林工程现场,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海红果林和绿色植被,鲜红的海红果粒满枝头,生机盎然的植被如绿色的地毯铺满山岗。万亩农田采摘园中种植了李子、海红果等多种特色水果,年增收显著。通过绿化造林和生态复垦,不仅防止了沙化,还逆转了地表变形,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这正是当地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写照。

团队还到府谷县农业农村局、府谷县自然资源博物馆等单位访谈和交流。通过本次为期十天的调研,团队深入解析了资源型地区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的融合路径,认识到生态修复不仅是工程问题,更是经济与社会协同的系统工程,亲身感受到府谷县西尧沟村从煤矿塌陷到绿满山岗的转变。府谷县的做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国土利用案例,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

撰文 | 段兆璞 芦中奇 刘欣雨

图片 | 杨婉琳 张晨杰

审核 | 王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昊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