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9日讯(通讯员 徐文翰、单绎宁)城市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北京作为首都,其发展路径与经验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暑期期间,西安交通大学一支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聚焦北京城市高质量发展课题,采用 “线上 + 线下” 联动调研模式,通过广泛收集民意、深入实地探访,用青春智慧为首都发展建言献策,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实践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一)调研前期:精心筹备,筑牢调研 “基石”
为确保调研科学有效,团队在启动阶段便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前期筹备。从课题设计到方案落地,成员们多次召开线上会议,结合北京城市发展规划纲要与学术研究成果,围绕生存需要、发展建设、精神认同、未来前景四大核心维度,反复打磨调研问卷内容,确保问题兼具针对性、开放性与通俗性,能够全面收集不同群体对北京高质量发展的看法与建议。
同时,团队制定了详细的 “线上传播 + 线下执行” 双轨计划。线上方面,提前梳理成员人脉资源,划分 “家族群、同学群、社区交流群、行业从业者群” 等不同传播渠道,设计图文并茂的问卷转发文案与二维码海报,明确各成员的传播责任与时间节点;线下方面,多次通过线上沟通确定调研地点 —— 选择北京国贸商圈这一城市地标性区域,因其人流量大、人群结构多元,能覆盖商务人士、游客、市民等不同群体,同时敲定暑期周日早 10:00-10:30 这一时间段,避开工作日早高峰,保障调研效率。此外,团队还提前采购打印传单、制作问卷二维码展板与调研宣传手册,为线下调研做好物资准备。
(二)调研中期:线上线下联动,多点发力收集民意
线上:人脉网络 “织密” 调研覆盖网
调研启动后,团队成员迅速行动,依托各类社交渠道广泛转发问卷二维码图片。在家族群中,成员们耐心向长辈解释调研目的,引导其结合生活体验填写问卷,收集 “老北京” 对城市变迁与发展的真实感受;在同学群与校友群中,借助同龄人间的交流优势,快速扩散问卷,获取年轻群体对北京就业、创业、生活配套等方面的需求与建议;同时,成员们还积极联系北京本地社区工作者、企业职员、高校师生等不同行业人脉,通过其所在社群转发问卷,进一步扩大调研覆盖面。
为提高问卷填写率,团队还设计了 “问卷填写小贴士”,随海报同步转发,清晰说明填写流程与耗时,打消受访者顾虑。短短一周内,线上问卷回收量突破 500 份,涵盖不同年龄、职业、户籍的群体,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样本支撑。
线下:国贸实地 “擦亮” 实践底色
暑期周日早 10:00,西安交大调研团队准时抵达北京国贸商圈,开启线下调研工作。成员们分工明确,部分人负责在商圈入口、广场等显眼位置摆放印有问卷二维码的展板,并组织团队合影,定格青春实践瞬间;另一部分人则手持打印好的问卷二维码图片,主动走向过往路人,礼貌说明调研身份与目的。
“您好,我们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正在开展北京城市高质量发展调研,耽误您几分钟扫描二维码填写问卷,您的意见对我们很重要!” 团队成员杨雨霏同学微笑着向一位市民介绍。面对部分路人的疑惑,成员们耐心解答,用专业的态度与真诚的沟通赢得信任。14:30 调研结束时,线下共回收有效问卷 230 余份,同时收集到多位市民的口头建议,如 “希望国贸周边增加共享单车停放点”“建议优化商圈高峰期交通疏导” 等,为调研增添了鲜活的一手资料。过程中,不少路人对西安交大学子利用暑期开展社会实践的行为表示赞赏,认为 “大学生走出校园关注城市发展,很有意义”。
(三)调研后期:数据梳理 + 成果转化,让实践更有 “深度”
调研结束后,团队立即进入数据整理与分析阶段。成员们在线上会议中通过专业统计工具对线上线下回收的 1500 余份问卷进行分类梳理,提取关键信息,针对 “北京交通拥堵缓解措施效果”“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化程度”“新兴产业发展满意度” 等核心问题形成数据报告,并结合线下收集的口头建议,总结北京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同时,团队还计划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报告,从 “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精细化” 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后续将通过高校学术平台、社会实践成果展示渠道等,向相关部门与社会公众分享调研结论,为北京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西安交通大学此次北京城市高质量发展调研,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社会实践,更是当代大学生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缩影。团队负责人孔祥玥同学表示:“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调研,我们既锻炼了沟通能力与数据分析能力,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城市发展的复杂性。未来,我们会继续以实践为笔,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展现交大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文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