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溪流星光,赋闲隅新生——浙江农林大学“竹韵溪创”团队深溪坞实践心路纪

发布时间:2025-08-29 18: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滕颖   阅读 4.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深溪坞村的振兴蓝图,绝非仅靠图纸和模型就能实现。它需要实践的智慧、团队的协作,更需要与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村民们,建立起紧密的纽带。在推进“深溪星旅”项目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成为贯穿始终的关键,也是最让团队感触良多的一课。

▲图为竹韵溪创社会实践团

项目伊始,团队就确立了“高参与运营”的原则,村民不仅是受益者,更应是参与者、建设者甚至运营者。这首先体现在团队内部的分工协作上。团队成员来自不同专业背景:规划设计的同学负责空间改造方案与视觉系统;市场营销的同学聚焦IP推广策略与客群分析;社会学背景的同学深入调研村民需求,设计“星创基金”等共富机制;擅长技术的同学则研究光污染控制方案和数字体验应用。每周的头脑风暴会、跨组协作攻关成为常态。

▲图为团队调研照片

与村民的互动则更为深刻。团队组织座谈会,耐心解释“星空经济”的理念,倾听他们的疑虑与期盼。起初,“看星星能赚钱?”的疑问不少。团队通过展示成功案例、邀请村民代表参与小规模试点活动,让他们直观感受潜力。在“星竹市集”的筹备中,团队鼓励村民利用自家竹材、农产品开发星空主题衍生品,团队提供设计支持和销售渠道建议。这种“授人以渔”的过程,远比单纯的设计改造更有意义。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委沟通交流

这次实践让团队真切体会到,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的振兴。团队协作是攻坚克难的引擎,而与村民的“共创、共担、共享”,则是项目可持续运营、实现共同富裕的根基。星光璀璨的夜空下,团队不仅是空间的设计者,更是连接村民与新机遇的桥梁,是共同织就幸福生活“星”纽带的伙伴。这份肩并肩奋斗的情谊,是深溪坞留给团队最温暖的星光。

撰文 | 滕颖

图片 | 朱意

一审 | 皮冰玲

二审 | 陶清媛 

三审 | 陈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滕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