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红旅青春“交”响队:山东交通学院学子探索交通强基引领乡村振兴实践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8-18 20:4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翰霖   阅读 2.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8日讯(通讯员 刘翰霖 李金颖)2025年暑假,山东交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沂蒙红旅青春“交”响队满怀热忱与使命奔赴沂蒙大地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下乡走访+课题研究”模式,结合智慧交通视角,深入研究乡村经济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融合的发展趋势,解析如何通过交通创新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驱动交通行业朝着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方向转型,助力交通强国战略落地实践。

薪火沂蒙传新声,红魂润心育青衿

为追溯交通与红色精神的交织脉络,师生团队循着当年军用运输线的轨迹,走访沂蒙红嫂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及葛庄伏击战陈列馆。在这三所红色纪念馆里,泛黄的军用地图、磨得发亮的独轮车、带着补丁的担架整齐陈列,复原的崎岖山道场景中,仿佛还能看到车轮碾过的辙痕与行人踩出的路径。

讲解员指着展品说:“当年就是靠这些简陋的‘交通线’,军民拧成一股绳,把物资送往前线,把伤员转移到后方。”团队成员望着眼前的一切,不禁感慨:“原来这些看似普通的路和工具,藏着这么多生死与共的故事,这哪里是简单的运输线,分明是用信念和热血铺就的生命通道啊!”

聚沂蒙产业活力,绘乡村振兴宏图

“以前路不好,不光游客来得少,咱的金鱼、蟠桃运出去也费劲,损耗大、卖不上价。”当地农民伯伯笑着说,“现在路通了,啥都方便了,挣钱的门路也宽了。”

团队成员走进沂水县诸葛镇的苗氏金鱼养殖基地、麒麟雪茄生态园和蟠桃种植基地,这些地方虽产业不同,却都因交通条件的改善尝到了发展甜头。苗氏金鱼养殖基地带动村民形成利益共同体,交通便利让养殖成果能更顺畅地流通;麒麟雪茄生态园修整了往日崎岖道路,游客增多带动乡村经济增收;蟠桃种植基地依托临近交通枢纽的优势,让蟠桃外运效率大幅提升,助力产业融合与品牌打造。

同学们感慨:“这农村,路修得再宽、房盖得再新,说到底,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这日子才有奔头,心里才踏实啊!”

探阡陌通途之困,寻沂蒙畅行之策

沂南县与沂水县的旅游交通都有块“心病”:路网不完善,窄路卡脖子,游客进不来。“你看这路,旺季堵得游客掉头就走,咱守着好风景却赚不到钱。”当地人们都叹着气说。沂南县的“爱尚沂南红色之旅”环线非常亮眼,59.6公里串起60%核心资源,年接待超千万人次,可景点散、主次路接不上,旺季一堵就是40%,愁坏了人。

为了解决该问题,师生团队结合沂南县对综合交通网的规划政策,用经管专业本事分析合作社经济、建交通-产业模型。“得先把‘路不畅’的结解开,才能让游客来、产业兴。”团队成员李金颖说,他们正琢磨着用“交通+经管”的法子,帮老区打破困局。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交通这一核心展开多维度探索。师生们见证了沂蒙交通从制约产业到赋能发展的巨大转变,深刻领悟到“要想富,先修路”的内涵。他们将以交通强国理念为指引,把在沂蒙革命老区的调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实践,持续关注并推动沂蒙山区交通网络完善,让沂蒙大地沿着畅通之路迈向繁荣,让青春在助力交通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翰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