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8日讯(通讯员 张潇予 杨乐乐)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2025年7月21日起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沐暖阳,释负起航”高中生减压实践团,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第一中学开展了为期10天的高中生心理减负活动。此次活动以专业心理干预方法——正念为核心,借助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学科优势,引领准高三学生正确释放压力,筑牢青少年心理健康基石,补齐乡村心理健康教育短板。
图 1 情绪管理课堂
图 2 身体扫描方法
活动开始前,实践团成员基于心理学前沿理论,设计了包含正念冥想、曼陀罗绘画、OH卡牌投射测验、五音疗法等多元化心理课程。正式活动期间,以“十天渐进式团辅”为主线,从自我认知到情绪管理(图 1情绪管理课堂),逐步探索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并提供科学疗愈方法,引导学生从“认知—情绪—行为”三个层面实现自我调适。
活动首日通过“葡萄干正念”开启减压之旅,引导学生初步体验正念(图 2身体扫描方法),后续课程(图 3 情绪理论)通过OH卡牌、房树人绘画等(图 4 学生活动)依次引入身体扫描、感恩疗法、多视角思维训练等内容,帮助学生学会准确表达负面情绪,提升情绪觉察能力,培养悦纳情绪的积极心态,从而正确调节与转化情绪,释放潜在压力。
图 3 情绪理论
图 4 学生活动
经过10天的心理团辅活动,据DASS-21量表前后测分析结果显示,同学们在抑郁、焦虑、压力三个维度的得分均有显著改善,前测三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7.44±2.72、12±3.11、10.44±0.94,后测三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1.89±1.46、4.44±2.84、8.11±1.93,且p<0.01,d>0.8的统计结果表明,干预产生了大效应量,其中焦虑维度的改善最为突出。同时,据FFMQ量表前后测分析结果,同学们对正念的掌握水平显著提高,前测得分为67.89±7.58,后测得分为72.33±5.67,其中p<0.1,0.2<d<0.8,这表明干预呈现了中等程度的积极变化,说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三学生的正念水平。
参与学生纷纷表示,活动不仅缓解了即时压力,更让他们掌握了实用的心理调适技巧,提升了在学习生活中的专注力。一名准高三学生分享道,过去总被焦虑困扰,经常失眠,现在学会了用正念平静内心,减少思维反刍,不光睡眠质量提升了,学习时的专注力也大大改善。专业有趣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深化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也是完善教务体系的迫切需求。睢宁第一中学教师团体对此次活动做出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后续工作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实践团成员们(图 5 结课合照)在此次活动中力争以专业实践回应国家关切,以务实行动服务地方需求,以实干奉献助力自身成长,不仅实现了“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双赢目标,还是对“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号召的积极响应。
图 5 结课合照
此次实践不仅是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社会需求的重要举措,更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干预范式。未来,团队成员将继续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深化校地合作,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普惠共享,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更多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潇予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