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性别平等理念扎根校园,让尊重与理解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于革塘坝教学点,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性别平等教育课程,以趣味课堂为载体,以播撒尊重种子为目标,为孩子们开启认识平等、尊重差异的成长新篇。
课程以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本次授课老师王刚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开放式讨论等环节,引导孩子们发现性别标签的不合理,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里明白: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该拥有同样的机会和尊重,这从来不是复杂的道理,而是日常里该有的样子。
课上,王刚老师始终围绕孩子们的日常,从大家熟悉的校园场景和生活细节展开,没有直接给出定义,而是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让他们发现其中的不合理。接着,结合生活里的常见情况,告诉孩子们每个人的能力、喜好和选择,从来不该被性别框定。无论是看待身边的同学,还是想象未来的自己,都不该因为是男孩或女孩,就被贴上“应该怎样”“不能怎样”的标签。在互动环节,王刚老师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打破这些无形的限制,比如在集体活动中不按性别划分角色,听到不合适的评价时敢于表达不同想法。他特别强调,性别平等不是要消除差异,而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不被性别带来的偏见所束缚。整个过程中,他用温和而清晰的话语,把抽象的平等理念融入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才是真正的平等。
课程结束后,记者采访到了授课老师王刚,他表示:“在小学阶段开展性别平等教育,是想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一颗“尊重”的种子。当孩子们懂得接纳同学的特别,敢于为性别公平发声,这份成长里的‘小觉醒’,终会汇聚成推动社会公平的‘大力量’。希望这颗种子能陪着孩子们长大,让他们在未来用尊重与理解,一点点消弭性别偏见,让真正的平等走进日常。”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