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广师大桑榆非晚实践队沉浸式体验瑶族非遗展演,助力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25-08-17 21:5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符耀匀   阅读 5.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 陈展汶、符耀匀)2025年7月12日晚,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桑榆非晚”大学生社会实践队来到连南瑶族自治县顺德广场,沉浸式地观看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非遗展演。从独具韵味的民族歌舞到载歌载舞的瑶山篝火,一系列充满瑶族风情的节目接连上演,让队员们深切领略到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图为团队在顺德文化广场门口合照留念。陈美欣 供图)

千年文脉 歌舞蕴藏民族之美

此次“传承千年文脉·共享非遗之美——连南县文旅发布会暨2025非遗展演”,节目丰富多元,充满民族风情。开场序曲《瑶岭天梯》,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以灵动舞姿,拉开非遗盛宴帷幕。

紧接着一首又一首的瑶族歌曲,激昂的鼓点传递着瑶族同胞的热情。实践队的队员们也被这美好的氛围感染,仿佛自己也融入了这场文化盛宴。唐罗古五用质朴歌声演绎《瑶家美酒敬贵人》,民族歌舞团的《红印满堂》,以优美舞姿展现瑶族风情;桃花红开心歌舞队的女声小组唱《瑶山开出幸福花》,传递出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图为民族歌舞团在表演《红印满堂》舞蹈。陈美欣 供图)

国家级非遗互动节目《瑶族婚俗》,与现场观众互动,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传统婚俗魅力;唐百养三妹演唱《绣花曲》、民族歌舞团女子群舞《瑶绣》,将瑶族刺绣文化融入艺术表演。


(图为唐百养三妹在演唱《绣花曲》。陈美欣 供图)

瑶族长鼓舞是瑶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舞蹈之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符号。在现场,南岗长鼓舞、油岭长鼓舞队的原生态瑶族长鼓舞展演,刚劲舞姿尽显民族精神。


(图为油岭长鼓舞队在表演瑶族长鼓舞 。陈美欣 供图)

热焰跃动 篝火点燃非遗薪火

随着时间的流逝,展演渐渐到了尾声。所有演员登上舞台,给观众们带来瑶族传统舞蹈——《耍歌堂》。《耍歌堂》的欢快节奏与热烈舞姿瞬间将现场氛围推向顶点,演员们身着绚丽的民族服饰,用整齐划一的动作展现着瑶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文化的坚守。

最后,瑶山篝火被点燃,激起了所有现场观众的热情,点亮了瑶山的夜晚。大家手拉手、围成圆,围绕着篝火一圈又一圈,各族人民围成同心圆。所有人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跟着欢快的节奏踏起舞步、转起圆圈,队员们也加入其中,共享这盛大的庆典。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般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体现。在人群涌动和欢呼声中,展演落下帷幕。


(图为演员和群众围绕篝火转圈跳舞。陈妙彤 供图)

这场非遗展演,不仅是文化的生动展示,更让实践队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瑶族文化的传承与坚守。队员们现场记录展演细节、拍摄民俗节庆画面,后续将通过撰写新闻稿、制作非遗主题视频,在团队小红书、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发布,以青春视角为非遗传播注入活力。

接下来,实践队将继续扎根连南,深入挖掘瑶族非遗的独特魅力,探寻非遗项目历史渊源与当代传承现状。通过持续创作多元宣传内容,让古老的文化在青春创意中焕发新活力,真正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助力连南瑶族文化的根脉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持续生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符耀匀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9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