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突击队调研篇|关注心灵成长,守护青春阳光

发布时间:2025-08-17 21: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星宝   阅读 3.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中国大学生在线8月17日讯(通讯员 李安怡、陈诗韵、刘星宝)为深入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助力成长的有效途径,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萤火虫”突击队走进横滘头村,通过开展互动活动、问卷调研、采访小朋友、家庭访谈等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深度调研,探寻守护青春心灵的科学之道。

一、青春成长有困惑,心灵守护筑基石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孩子们在学习、社交、自我认知等方面常面临诸多困惑。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横滘头村村委会也非常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组织开办公益班,不少学校也积极开展相关教育活动。“萤火虫”突击队此次行动,正是希望为孩子们的心灵成长保驾护航,让他们在阳光下健康前行。

二、村委助力传关爱,家校协同护成长

“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横滘头村村委会干部在与团队成员交流时说道。村里一直重视青少年成长,村委表示学校工作小组将依托这些心理健康知识,面向村内的家长和小朋友们,开展专题知识分享活动。随着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被重视,不少家长也意识到,在孩子情绪低落时,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耐心的倾听,远比严厉的批评更有效。这种方式更能及时给予孩子应有的关怀与鼓励,用科学的方法给孩子暖心的关怀,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正向的促进作用。

图为村委会干部与团队成员交流村内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

三、问卷调研挖需求,笔端流露真心声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状况,“萤火虫”突击队精心设计了一份线下调研问卷。问卷内容涵盖自我评价、学校支持、家庭关系、人际方面、被恶意对待、社会交往等多个维度,从生活条件、情绪状态到与老师、家长、同学的相处情况,全方位探寻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问卷的调研对象包含了二年级至初中的学生,对象尽可能广泛,涵盖各个年级的青少年学生。我们希望借此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致力于提出一些完善意见。

在活动过程中,队员们将问卷分发给孩子们。拿到问卷后,孩子们认真地阅读着每一道题目,有的微微蹙眉思考,有的则略加思索后立马勾选答案。对于不太理解的题目,队员们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确保孩子们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图为孩子们认真填写调研问卷

“我们设计这份问卷,是为了更清晰地把握孩子们的心理状态。而通过孩子们的填写,也能让我们对他们的内心世界形成更深入的认知。”队员小李说道。团队希望借助这份问卷,精准捕捉孩子们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潜藏的情绪,为后续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帮扶活动筑牢实践根基。

图为团队队员讲解问卷题目

四、童言童语诉心曲,采访倾听零距离

为补充问卷调研的信息维度,团队同步开展青少年线下访谈工作,受访对象覆盖小学至初中各年级学生,聚焦学习生活困扰与情绪调节方式两大核心问题。

访谈结果显示,青少年群体的主要压力源集中于三个层面:一是学业压力,如考试失利、课业负担过重等;二是人际交往困扰,包括同学矛盾、师生沟通不畅等;三是家庭关系摩擦,部分学生提及与父母因观念差异产生的冲突。上述困扰均不同程度引发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反映出青少年在成长过渡期的心理适应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受访者也呈现出积极的情绪应对模式:72% 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向家人倾诉,如考试失利后第一时间找妈妈沟通,母亲的安慰与鼓励能快速缓解情绪;28% 的学生提及通过与老师、同学交流疏导压力,其中学生分享的父亲会放下手机专注回应等细节,体现了积极互动对情绪调节的正向作用。

综合来看,本次访谈既捕捉到青少年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扰,也梳理出其在家庭、校园支持系统中的情绪调节路径。这为后续精准判断高埗镇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联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强化了团队开展心理健康帮扶工作的针对性与必要性。

图为队员采访小朋友的场景

五、家长访谈献良策,家校协作共育人

为全面掌握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影响因素,团队进一步设计针对性访谈提纲,面向家长群体开展补充调研。受访家长年龄集中在 35-55 岁,覆盖不同学段学生家庭,调研通过入户走访与校门口随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核心聚焦三大维度:子女居家情绪调节模式、亲子日常沟通状况及家长对子女情绪的干预方法。

访谈中,家长普遍表达了“希望孩子开心成长,不过度施加压力” 的教育诉求。同时,调研也发现家长在情绪引导中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家长坦言 “难以察觉孩子情绪变化,往往在冲突爆发后才意识到问题”。另有家长则形成主动沟通习惯,通过鼓励孩子表达内心想法实现情绪疏导。由此可见,家庭干预方式呈现明显分化—— 既有简单直接的处理模式,也有以耐心沟通为核心的引导策略。这种差异与家长的年龄、学历背景及亲子沟通模式密切相关。

针对上述情况,团队向家长普及了基础家庭沟通技巧:如孩子情绪激动时,可引导其先通过深呼吸平复状态,再理性表达诉求;建议家长增加深度陪伴时间,主动倾听子女真实想法。相关方法得到家长一致认可,多数受访者表示将在家庭教育中实践运用。

图为队员与家长进行访谈

六、调研寻路启新程,齐心共育润心灵

本次调研通过对村委、老师、学生和家长进行深入调研,探究了高埗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揭示出多层面的关键问题。在教育层面,学生心理困扰主要源于学业压力、同伴交往及亲子关系。家长有可能存在对孩子心理健康关注度不足,与孩子沟通频率少等问题。同时,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合力未形成,家校共育活动在频率和形式上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通过对学生进行调研和采访,发现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特征方面,部分青少年存在自我接纳程度降低、自卑心理加重、希望感不足等问题,且这些问题呈现出随年级增长而恶化的趋势,手机成瘾风险也随学段递增,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不同地区和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上存在差异,少部分地区和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配备、课程设置等方面相对滞后。

基于上述调研结论,为切实改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我们计划采取以下行动:

长期坚持举办心理健康支教活动:萤火虫团队已经成功举办六期义教活动,设计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多元,涵盖心理健康知识科普讲座,如通过生动有趣的 PPT 和视频,向青少年讲解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与应对方法;开展心理团辅活动,设计各种游戏,让孩子们互相发现并夸赞彼此优点,增强自信心与人际沟通能力;进行一对一心理咨询辅导,团队中擅长沟通的成员经过简单心理咨询技巧培训后,为有困扰的青少年提供倾诉空间,给予情感支持与初步引导。为提升支教效果,我们提前收集支教地青少年的常见问题,针对性备课。同时,每次支教结束后,收集学生反馈,不断优化后续支教方案。

撰写调研报告,促进家校沟通:团队着手开展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家校关系的深入调研。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学生日常心理状态、亲子沟通频率与方式、家长对孩子心理问题的认知程度等方面,发放给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及其家长。同时,组织多场学生和家长的访谈会,倾听他们在亲子互动、教育理念等方面的真实想法与困惑。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分工合作,确保数据收集的全面性与准确性。调研结束后,精心撰写调研报告,详细呈现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家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如沟通方式单一、家长过度关注成绩而忽视孩子心理需求等,并结合专业知识给出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像家长应每周安排专门时间与孩子平等交流,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完成报告后,我们将其递交给学校领导、老师,组织家长会进行报告解读,促进学校和家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携手为青少年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合照

通过本次行动,“萤火虫”突击队深刻认识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正如村委会干部所说:“家庭的关爱是基础,社会的支持是助力,只有多方携手,才能为孩子们的心灵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团队将带着此次调研的收获,继续探索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致力于构建家校合作新路径,让社会各方与政府和家庭一起合作,让更多青少年拥有健康阳光的心灵,绽放青春的光彩!

撰文|李安怡、陈诗韵、刘星宝

图片|雷甜甜、林瑞晴、邹文婷

审核|张建坤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刘星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