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师大学子以文创IP形象激活绿美凤安乡脉:设计“好运莲莲”“百年木客”赋能乡村生态文旅融合

发布时间:2025-08-17 22:3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蔡汇敏   阅读 5.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入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关于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促进农文旅融合的部署,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关于挖掘活化地方特色资源、打造乡村文化品牌的号召,2025年盛夏,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照“量”未来实践团深入河源市紫金县凤安镇,成功设计并推出“好运莲莲”与“百年木客”两大核心文旅IP形象。此举旨在深度挖掘凤安镇独特的生态与文化资源,以青年创意激活乡土文脉,为当地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绿美凤安建设。

深挖资源:聚焦凤安生态文化瑰宝

在凤安镇仁里村,穿过蜿蜒的村道,静卧着一片莲花池。盛夏时节千朵芙蕖竞放,粉白相间的花海与客家风情民居相映成趣。村内通过实施亮化提升工程,巧妙布局夜间灯光系统,打造出荷花灯光秀,发展荷花旅游观光。紫金凤安格木古树群,是目前全市唯一集中连片的格木古树群落,现存13株百年以上古树,平均树龄101年,因为保护得当,这些高达几十米的格木古树,古拙苍劲、盘根伏地,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已经成为凤安镇的古色名片。

▲图为凤安镇莲花池航拍图

匠心独运:创意凝练铸就两大文创IP

为深度梳理村中荷花池与格木古树承载的自然与人文价值,实践团深入实践地进行踩点调研,用镜头定格夏日莲花的绽放姿态与苍劲挺拔的树影。同时,团队通过查阅地方文献和网络资料,深入挖掘两大景观背后的自然特征与文化故事,为文旅IP形象设计积累丰富素材。

设计期间,团队开展了多次研讨会议与头脑风暴,从形象设定到色彩搭配,反复推敲打磨细节,最终由团队总设计师吕楚楚敲定了设计方案。“好运莲莲”以拟人化的莲花仙子呈现,眉眼含笑,手持莲蓬,向人们传递福运;“百年木客”则以古树为灵感,赋予其智慧长者的拟人化形象。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实地调研

赋能振兴:IP引领乡村文化新表达

以莲为魂·以农为脉·以福传愿

“好运莲莲”提取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为核心视觉语言,通过拟人化设计将花瓣转化为仙子的发饰与衣裙,莲蓬化为掌心福物,融合水珠、锦鲤等生态元素,传递“清水出芙蓉”的清新美感;金色的麦穗腰带表示着农业经济带来的丰收硕果,小房子挂饰象征着村集体收入的增长和乡村振兴成果;荷叶裙摆的波浪纹理示意仁里村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环绕的锦鲤与金色光晕呼应“好运莲莲”主题,莲蓬孕育的莲子寓意无限希望,传递“因荷而来,携福而归”的文旅情感价值。

以树为形·以客为韵·以荫载情

“百年木客”将百年格木古树的沧桑感转化为憨厚可亲的“大树爷爷”,深褐色树干保留简化的环形裂纹纹理,象征岁月沉淀;夸张的巨型板根化为敦实脚丫与天然坐垫,暗示"大地守护者"身份。羽状树叶组成的爆炸式头发与胡须,用鲜绿色传递生生不息的活力;树枝手臂展开的欢迎手势、树干上圆润发光的大眼睛与上扬的微笑,打破古树的距离感,塑造"会讲故事的树爷爷"角色。

▲图为实践团设计的文创IP效果图

青春聚力:持续深耕绿美乡村建设

“好运莲莲”与“百年木客”两大IP形象的诞生,是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子响应“绿美广东”建设、服务“百千万工程”文旅维度的创新实践。二者相辅相成——“好运莲莲”灵动清新,承载生态希望与美好祝福;“百年木客”厚重深沉,凝结历史底蕴与守护精神,共同构成凤安镇极具辨识度的生态文化符号体系。未来,照“量”未来实践团将持续关注两大IP的落地应用与推广,并深入挖掘更多生态文化资源,以青春之智助力绿美凤安建设与文旅产业升级,为绘就“百千万工程”壮美画卷贡献持续力量。

▲图为实践团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蔡汇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7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