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7日讯(通讯员 唐家维) 为积极响应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号召,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传承文化、锤炼本领,广州职业技术大学“绿萝小屋”志愿服务队于7月10日至16日奔赴潮州市开展以“匠心传承探非遗,劳动赋能促成长”为主题的劳动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劳动教育“送教上门”、潮州非遗剪纸调研、茂芝会议纪念馆研学等活动,实践团队将青春力量注入基层沃土,让教育帮扶有温度、文化传承有活力、红色基因有延续。
图为坝上小学门口
非遗+科学:让劳动教育绽放别样光彩
7月10日晨曦微露,“绿萝小屋”志愿服务队步入坝上学校的讲台,正式开启了为期四天半的“科学+非遗”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支教活动帷幕。他们满怀着专业学识与炽热激情,致力于为 40 余名小学生缔造一段激发梦想的学习之旅。
课堂精彩瞬间1
此次活动以“科学+非遗”劳动教育为核心,精心开设了艺术剪纸、押花书签、纸编翻花、扭扭棒花制作及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观察、仿生鸟拼装、无人机比赛等10多门特色课程。以沉浸式体验、互动式教学为载体,让粤东地区的小学生们在趣味互动中近距离感受非遗的文化底蕴与奇妙魅力,在探索科学的奥秘中充满好奇,埋下热爱文化、崇尚科学的种子。劳动教育成为串联这一切的纽带,链接文化传承与科学认知的桥梁,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收获多重成长。
课堂精彩瞬间2
最后,团队通过庄严的升旗仪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梦想引导与资助政策宣讲相结合,为粤东地区的孩子们打造了一堂浸润心灵的成长课,让爱国主义精神扎根心底,让成长梦想有了航向与支撑。
课堂精彩瞬间3
调研潮州剪纸,传承匠心文脉
实践团队走进潮州市文化馆的非遗剪纸工坊,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张湘明、市级传承人张在跃深入交流,并现场与中小学生一起体验了潮州剪纸的工艺技巧和文化韵味。张在跃从探寻潮州剪纸由来、解码文化关联、潮州剪纸现状、现场作品讲解等做了介绍。他还为实践团队开展活动提供清晰路径:“一刀成图”能快速建立自信,让他们觉得“剪纸不难”’;大学生则可以在此基础上探索多刀组合,增加难度,建立成就感。
与剪纸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
参与剪纸培训班课程
队员作品展示
最后,他还给团体赠送了两本张湘明教授编著的《潮州剪纸技艺传承》。团队成员表示,将整理调研成果,通过开展丰富的非遗剪纸活动推广剪纸艺术,让更多人关注非遗剪纸的传承,以青春之力守护传统文化根脉,助力非遗活化,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参观茂芝会议纪念馆,厚植红色基因守初心
队员们怀着崇敬之心开启茂芝会议纪念馆的研学之旅,通过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大家重温了革命先辈在艰苦岁月中自力更生、以劳动支援革命的峥嵘历史。“先辈们在困境中用双手开辟道路,这种劳动精神值得大家永远学习。”同学们纷纷感慨道。此次参观让红色基因与劳动精神深深扎根在队员心中,坚定了他们服务乡村、奉献社会的信念。
此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百千万工程”为纽带,将劳动教育与非遗传承、红色教育深度融合,既让大学生在服务中成长,也为基层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接下来,此团队将继续总结实践经验,探索更多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助力广东省及广州市的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和广州市非遗传承与技艺创新职业体验中心的建设,为更多青少年提供兼具实践性、文化性与教育性的成长平台,让劳动精神、非遗文脉与红色基因在互动体验中薪火相传。
2021-2024年活动照片
据悉,这已是“绿萝小屋”志愿服务队连续第五年踏上粤东这片深情的土地挥洒汗水。而本次活动不仅是广东省及广州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广州职业技术大学)送教上门项目,同时也是广州职业技术大学非遗传承与技艺创新职业体验中心成立后走出校门的其中一支队伍。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家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