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实践说:为农业综艺创作找寻青春表达

发布时间:2025-08-15 20:2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玉瑞   阅读 3.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欣欣向农”暑期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合照

当金山村的稻浪与深溪村的民宿仍在记忆中翻涌,“欣欣向农”实践队已开启新的探索——用交流对话夯实创作根基。为进一步打通农业综艺短视频的创作链路,团队通过线下专访与云端连线的双轨模式,深度对话两位有一线媒体实习经历的青年,不同视角碰撞出照亮创作前路的火花,为农业综艺创作锚定方向。

单容

线下专访·浙江万里学院2022级新闻学同学

曾在2023年暑假于浙江电视台《王牌对王牌》节目进行实习

△线下采访单容同学

单同学在《王牌对王牌》实习时,深度参与前期策划与中期录制,对综艺逻辑梳理有切实体会。节目从嘉宾任务到游戏设计,需先经多部门碰撞确定核心框架,再由编剧组细化环节,确保每个流程既贴合主题又能出综艺效果。现场突发状况是常态,团队总会提前准备预案,保证流程不脱节。这对农业短视频外拍很有借鉴,外拍前一定要做“晴雨双预案”,晴天拍田间,雨天转场室内,既能应对天气变化,又不耽误进度。

针对短视频创作,她认为需紧扣时长特点,避免过多铺垫,开场就以冲突性内容吸引关注,同时把控整体节奏,将喜剧化瞬间前置,既能活跃氛围,又能自然引出主题,让观众在短时间内把握核心内容。

齐婧彤

线上会议·2023级中国农业大学编导专业同学

曾在央视农业频道实习,参与《歌手2025》直播现场工作

△线上采访齐婧彤同学截图

在央视农业频道实习期间,齐同学接触到农业类内容的创作逻辑:这类视频核心在于专业内容输出,常以食材为线索,串联种植、收集、制作等全流程,还会邀请农科院专家解读食物加工知识。她举例,当时团队会用微纪录片形式记录生产过程,也会尝试创新表达,比如用定格动画呈现煮饺子过程,让内容更生动。同时,结合当下趋势,她提到农业内容正倾向于短视频与互动形式结合,建议大学生创作时融合专业农业知识与大众感兴趣的话题,让内容既专业又有吸引力。此外,她认为农业综艺应承担知识传播功能,比如在采摘画面中加入科普小卡片,介绍食材的药用价值、做法等,激发年轻人实践兴趣。

△齐婧彤同学工作照片

参与《歌手2025》直播工作时,齐同学熟悉了小型直播综艺的运作模式:直播前需备好流程台本和导播机位台本,现场需导播切镜头、控制流程,还有声音、灯光等岗位配合,现场统筹尤为关键,需协调人员上下场,应对突发状况,保证流程推进。针对农业直播,她建议配置多机位覆盖劳作全程,设置情感特写机位捕捉细节;提前建立“设备故障”“天气突变”等应急预案;设计互动环节,如观众票选农事内容、赠送食物卡片周边等,增强参与感。同时,她提到可通过快节奏转场,以此来平衡农业场景的慢节奏与短视频的快节奏需求,避免传统纪录片式的单调。

两位同学的实习经验,为“欣欣向农”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农业综艺短视频创作提供了鲜活的参考样本。无论是冲突前置的节奏设计、晴雨双备的预案思维,还是专业知识与互动趣味的融合之道,都让团队对内容的创作有了更清晰的路径认知。

接下来,实践队将带着这些宝贵经验,把乡村土地里的故事讲得更生动、把田间地头的知识传得更透彻,让农业综艺不仅有泥土的芬芳,更有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温度与活力。期待在镜头下,让更多人看见农业的多元魅力,让“欣欣向农”的探索之路结出丰硕果实。

文字 | “欣欣向农”暑期社会实践队

图片 | “欣欣向农”暑期社会实践队齐婧彤提供

指导老师| 张晓光

实践队队长| 何梓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玉瑞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