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你看,我拼好啦!这个是心肺复苏的步骤对不对?”7月23日的新闸村暑托班里,10岁的乐乐举着刚完成的急救知识拼图,仰着小脸向志愿者邀功。当天,“青春播撒急救火种,博爱照亮船闸港湾”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团队走进这里,为40余名船员未成年子女及50多名家长带来了一场充满童趣的应急救护培训,让安全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悄发芽。
真实案例里的“安全警示”
“大家看,视频里的小朋友被糖果卡住喉咙,奶奶用手去抠反而把糖果推得更深了……”志愿者播放的动画短片刚开场,原本叽叽喳喳的孩子们就安静下来。当看到“溺水后错误控水导致错过抢救时机”的模拟画面时,孩子们的话让志愿者心头一紧。“我跟着爸爸跑船时,见过隔壁船的小宇哥溺水,大人们控水控了好久,最后医生说要是早点做心肺复苏就好了……”12岁的强强低下头,声音轻轻的。这些跟着父母在船上漂泊的孩子,早已在生活中窥见意外的影子,也正因如此,当志愿者问“想不想学会保护自己和家人”时,四十多双眼睛齐刷刷亮了起来。
动画与互动里的“知识密码”
“气道梗阻就像吸管被堵住啦,海姆立克法就是用力吹一口气,把堵住的东西冲出来!”志愿者用动画演示着气道异物梗阻的原理,屏幕上的卡通小人被糖果卡住喉咙,脸憋得通红,孩子们看得眼睛都不眨。讲到心肺复苏,穿红马甲的卡通人物“小红”的胸脯随着按压起伏,旁边跳出一行字:“按压深度要像吃汉堡,差不多5厘米哦!”台下立刻有孩子举起小手:“我知道!就是麦当劳巨无霸那么厚!”
问答互动环节成了“欢乐课堂”。“夏天中暑了,能不能猛灌冰水?”志愿者刚抛出问题,10岁的小虎就抢着回答:“不能!我爸爸上次中暑,爷爷让他喝冰啤酒,结果更难受了!”“说得对!”志愿者笑着递过红十字徽章,“中暑后要喝温水,还得搬到阴凉地方解开扣子散热。”孩子们抢答的声音此起彼伏,有的举着手蹦跳着喊答案,有的拽着同伴的衣角小声提醒,答对的小朋友接过徽章时,小脸上的骄傲藏都藏不住。
8岁的萌萌拿到急救包奖品,立刻踮着脚举到奶奶面前:“奶奶你看,这里有降温贴!下次你在船尾做饭热得头晕,我就给你贴额头上。”她还指着包里的小风扇模型念叨,“志愿者姐姐说,中暑了吹吹风扇也管用,比爷爷说的‘刮痧’舒服多啦!”奶奶笑着摸摸她的头,手里的宣传手册已经翻到“中暑急救”那一页,用指甲在“忌用冰敷”几个字下划了道浅浅的印子。
实操与游戏里的“成长瞬间”
演示环节,志愿者刚铺开模拟人,孩子们就像小麻雀一样围了上来。“按压时胳膊要伸直,像小树苗一样挺拔哦!”志愿者手把手教孩子们做胸外按压,明明一开始总把胳膊弯成“小虾米”,在志愿者“再用点力,就能救活小超人啦”的鼓励下,终于按对了力度,小脸涨得通红却不肯停下。
害羞的朵朵躲在妈妈身后,捏着衣角不敢上前。志愿者递过一颗星星贴纸:“朵朵要不要试试给小熊包扎?你看它的爪子流血啦。”在贴纸的“诱惑”下,朵朵终于伸出小手,跟着志愿者一步步给玩具熊缠绷带,完成时还偷偷给了小熊一个吻。
急救知识拼图区更是热火朝天。乐乐拼完一套又举着手要第二套,爷爷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这孩子平时就爱拼图,现在拼着玩就把急救知识学会了,你们这办法太绝了!”“急救大家来找茬”游戏里,孩子们的眼睛瞪得溜圆,指着图片里“溺水后还在控水”的画面大喊:“错啦!应该做心肺复苏!”答对的孩子接过贴纸,立刻贴在胸前最显眼的位置。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举着自己的“战利品”——拼好的急救拼图、赢来的徽章、亲手包扎的玩具熊,围着志愿者叽叽喳喳:“下次还来教我们好不好?”“我已经会做心肺复苏了,爸爸说下次过闸就让我当‘小小安全员’!”
这场充满笑声的培训,不仅让40余名船员子女掌握了实用的急救技能,更让50多位家长重新认识了科学急救的重要性。当孩子们把学到的知识变成“我能保护爸爸妈妈”的底气,当急救的种子在童心深处扎根,这份由青春力量播撒的安全守护,终将随着船舶的航迹,蔓延到运河的每一个角落
通讯员:施一凡 撰稿人:季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施一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