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3日讯(通讯员 姜雯、 蒋晓语)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上海实践组于7月17日与上海市浦东新区进才万祥学校合作开展“铁肩担道,薪火传承”铁军精神宣讲活动。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参与相结合的形式,让孩子们在生动鲜活的历史叙事中,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与智慧担当。
图为学员们观看新四军抗战主题纪录片 陈鼎睿供图
活动伊始,学员们集中观看了新四军抗战主题纪录片。影片中,战士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守阵地、奋勇杀敌的画面,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革命岁月的艰辛与不易。镜头里,重现的战斗场景交织,将孩子们的思绪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后续的学习与互动奠定了情感基础。
图为实践组员与学员互动环节 陈鼎睿供图
随后,“新四军英雄事迹知多少”互动环节点燃了现场气氛。实践组员围绕新四军的成立背景、重要战役、英雄人物等知识设计问答,孩子们踊跃举手、积极抢答。“新四军的全称是什么?”“皖南事变发生在哪一年?”“哪位将军被称为‘从奴隶到将军’?”一个个问题抛出,学员们或自信应答,或相互补充,在轻松的氛围中加深了对新四军历史的了解。当问到“有学员知道新四军中有位擅长战术创新的将军吗?”时,孩子们眼中充满好奇,为活动的深入开展埋下伏笔。
图为实践组员介绍罗炳辉将军的英雄事迹 陈鼎睿供图
活动的核心环节聚焦于新四军名将罗炳辉将军的英雄事迹。实践组员们以生动的讲述,介绍了罗炳辉从贫苦农民成长为杰出军事家的生平:罗炳辉早年投身革命,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始终冲锋在前,被誉为“无产阶级的军事家”。随后,实践组员们重点讲解了罗炳辉独创的“梅花战术”——这一战术因布阵形如梅花、攻防兼备而得名。
实践组员详细阐释了战术的发明背景:抗战时期,面对日军的“扫荡”与优势装备,罗炳辉结合敌后作战特点,总结出灵活机动的战术思想,既避免与敌人正面硬拼,又能集中力量打击薄弱环节。其核心特点在于“分合自如、聚散灵活”,如同梅花的花瓣,既独立作战又相互呼应,可快速包围敌人,也能迅速分散突围。
在讲述“梅花战术”首次应用时,孩子们听得格外专注:1941年,在淮南津浦路西反“扫荡”战斗中,罗炳辉运用该战术,指挥部队以少胜多,成功粉碎日军合围,创造了敌后游击战的经典战例。此后,这一战术在实战中不断推广完善,成为新四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重要作战方法,展现了革命先辈在困境中创新突破的智慧。
图为实践组员与学员们的合影 陈鼎睿供图
活动最后,学员们纷纷分享感悟。有的孩子说:“罗炳辉将军太厉害了,用智慧打败了敌人”有的则表示:“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大家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此次活动通过具象化的历史讲述与沉浸式互动,让进才万祥学校的暑托班学员们不仅了解了新四军的英雄事迹,更从罗炳辉将军的智慧与担当中学到了“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依托红色教育资源,为孩子们打造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主题活动,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撰稿:肖睿琦 图片:陈鼎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姜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