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西传暖,南湖播康 —— 河北工程大学青年大学生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担当

发布时间:2025-08-13 17:4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宋美丽   阅读 3.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12日,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分别走进左西村和南湖公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用专业素养与青春热情服务基层群众,让健康知识扎根生活,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担当。

在左西村,实践团队分为三个小组展开活动。入户调研与扶助孤老小组的队员们轻叩门扉,带着温暖的微笑走进每家每户。他们细致地为村民进行健康问询,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重点关注慢性病管理情况,并贴心地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在交流中,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季节性传染病防控知识,手把手示范"七步洗手法",还特别针对农村饮食习惯,给出科学膳食建议。

▲图为实践团队进左西村开展入户调研/郝佳姚供图

走访到独居老人家中时,队员们化身"临时儿女",一边陪着老人唠家常,一边熟练地忙活起来:整理床铺、清洁厨房、归置物品,连窗棂缝隙都擦拭得干干净净。张奶奶感动地说:"这些孩子来了,家里亮堂了,心里也暖和了!"临走时,队员们还在老人床头贴上便民联系卡,叮嘱有事随时打电话。

这支队伍用专业与温情织就了一张"健康守护网",让健康知识走进农家,把暖心服务送到炕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

肺结核防治科普小分队带着精心制作的宣传资料,深入村民聚集的村头巷尾、大树底下,用最接地气的语言讲解防治知识。他们把"飞沫传播"形象地说成"打喷嚏、咳嗽喷出的唾沫星子会传染",把"提高免疫力"通俗地解释为"吃好睡好勤锻炼,身体棒棒不生病"。通过列举咳嗽咳痰超过两周等典型症状,分享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等实用预防措施,以及"早发现早治疗"的就医建议,让专业的医学知识真正走进村民的心里,变成日常生活的健康指南。

▲图为实践团队入户开展肺结核宣传/郝佳姚供图

血压测量小分队带着便携式血压仪走村入户,重点为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孤寡老人送去健康关怀。队员们轻手轻脚地为老人卷起衣袖,仔细绑好袖带,一边测量一边和老人拉家常缓解紧张情绪。测量完成后,他们会用老人听得懂的话解释结果:"您这血压像小河流水,稳稳当当的,继续保持就好",或是"血压稍微有点高,咱们炒菜少放点盐,咸菜也要少吃点"。针对每位老人的情况,队员们都会给出贴心的健康建议:天冷要加件背心、起床先在床边坐会儿、每天在院子里溜达几圈。临别时还不忘叮嘱:"身体不舒服要早说,我们过些日子再来给您量量。"这些暖心的话语和细致的服务,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爱。

▲图为实践团队入户进行测量血压/宋美丽供图

同一时间,南湖公园的实践现场同样热闹非凡。科学实验台前围坐着一群眼睛发亮的小朋友,实践队员们变魔术般地展示着健康科学小实验。"看好了,见证奇迹的时刻到啦!"随着队员将维生素C倒入棕黄色的碘伏溶液,液体就像被施了魔法般渐渐变得透明。"这就像我们身体里的小卫士在工作,"队员蹲下身来,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解释,"它们每天都在把对身体不好的东西变成好东西。"

▲图为实践团队在南湖公园开展趣味实验/程涛阳供图

接着进行的"变色魔法"实验更让孩子们惊叹连连——溶液像被按下了定时开关,在琥珀色和湛蓝色之间规律变换。"我们的身体里也有这样的'小闹钟'哦,"队员指着不断变色的溶液说,"所以我们要按时吃饭、准时睡觉,这样身体才能像这个实验一样运转得棒棒的!"

孩子们的小脑袋越凑越近,此起彼伏的"哇塞!""太酷了!"的惊呼声中,科学的种子正在他们心中悄悄发芽。一个小男孩兴奋地举手:"我以后也要当科学家,研究身体里的'小魔法'!"队员笑着和他击掌:"那就从今天好好吃饭睡觉开始吧!"

“小朋友们,快来看我们身体里的神奇工厂!"在人体器官科普现场,队员们挥舞着五颜六色的器官卡片,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

▲图为实践团队在南湖公园开展科普问答/程涛阳供图

"猜猜这个勤劳的'水泵'是谁?"队员举起跳动的心脏卡片,"它每天要跳动10万次,把血液送到我们全身哦!"孩子们异口同声:"是心脏!"

"太棒啦!那这个会呼吸的'气球工厂'呢?"队员展示着肺部的彩色卡片,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伸手触摸:"是肺!"
"答对啦!"队员又变魔术般拿出胃部卡片,"这个'食物搅拌机'会把我们吃的饭菜变成营养,就像妈妈用搅拌机做辅食一样!"

互动环节更是把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踮着脚尖,小手举得老高:"老师叫我!我知道!"每当有小朋友答对问题,队员就会送上一枚印有身体器官的"健康小卫士"贴画。一个小女孩骄傲地把贴画贴在胸前,大声宣布:"我长大要当医生,照顾所有人的小心脏!"

欢笑声中,这些会"说话"的器官卡片,已经悄悄在孩子们心里建起了一座生动的人体科普馆。活动结束时,不少孩子还围着队员追问:"明天还来吗?我还想知道肝脏的故事!"

针对公园内散步的中老年人,实践队员们组成“结核病防治知识宣讲队”,主动走上前与他们亲切交流,递上图文并茂的宣传页。宣传页上有清晰的图片展示肺结核的病菌形态,有简单的图表说明传播途径,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图片进行“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宣传活动。

▲图为实践团队在南湖公园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葛奕供图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无论是与孩子们的趣味互动,还是对中老年人的防治宣讲,亦或是在村里的入户服务,都让健康理念更贴近生活、走进人心。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生活智慧,才能真正守护百姓健康。大家一致表示,将始终怀揣医者仁心,持续创新科普方式,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群众,以实际行动践行"健康中国"的青春使命,让医学的温度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通讯员 文丁 程涛阳)

▲图为实践团队在南湖公园合影留念/宋美丽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宋美丽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0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