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厦门老字号邵子牙贡丸的“守正与破局”

发布时间:2025-08-13 18:3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廖林娟(师) 黄宇渟 陈灵   阅读 3.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若要问厦门人心中的味觉记忆,邵子牙贡丸一定占有一席之地。这个始于1872年的老字号,从最初的街头小摊到如今的沿街店面,近百年间始终守着一颗贡丸的本真,却也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活力。8月5日,阳光学院云数乾行与寻古萃新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厦门邵子牙门店,在Q弹爽滑的贡丸滋味里,读懂了这家老店的“坚守”与“创新”。

一、坚守:用时光淬炼的品质信仰

一颗贡丸的“合格线”,在邵子牙这里近乎严苛。

第四代传承人邵师傅说,贡丸好吃的秘诀藏在“时效”二字里。以鱼丸制作为例,凌晨四点的渔港,他总会准时出现在那里挑鱼—— 必须是当日最新鲜的活鱼,从剥离鱼肉、调味成型到冷冻保鲜封存,每一步都延续着创始人邵子牙定下的时间标准,用时间锁住鱼丸独有的鲜甜。更难得的是,邵子牙鱼丸拒绝防腐剂与添加剂,邵师傅说盐是万物之本,故可仅仅依靠盐就激发鱼肉本身的鲜美以成就鱼丸风味,“让每一颗鱼丸都带着厦门人的记忆”。

这份对传统工艺的敬畏,对新鲜食材的执着,让邵子牙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当下,逐渐成为消费者心中“放心”的代名词。咬下一颗鱼丸,Q弹爽滑的口感里,是近百年未变的品质信仰。

二、创新:在消费场景中激活传统基因

守得住本味,更要接得住新潮流。邵师傅的破局之道,是让传统贡丸融入现代消费场景。

门店口,一座闽南特色的红木小亭子格外亮眼。这是五年前邵师傅特意打造的“堂食小厨房”——当时旅游业快速发展,游客的堂食需求激增,他便借着这个小亭子,让游客能现场尝到刚出锅的鱼丸汤,在热气氤氲中品味地道的厦门风味。

而在线上,邵子牙贡丸入驻各大电商平台,真空包装的贡丸通过顺丰冷链发往全国,传统美食不再受限于街头巷尾,而是通过冷链物流走进千家万户。

邵子牙贡丸更具巧思的是消费场景的延伸。鱼丸汤搭配台湾卤肉饭或闽南特色卤肉饭的组合套餐,一口鱼丸一口饭,让不同地域的风味在舌尖碰撞。其用组合套餐的形式,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掀起“复古新吃法”的热潮,让老字号成为年轻人愿意打卡的“新宠”。

三、挑战与破局:老字号的成长智慧

创新之路从不平坦。邵师傅坦言,品牌目前面临着三重考验:原材料价格上涨,手工制作的人力成本较高;市场上同质品层出不穷,用低价材料制作的产品冲击着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年轻一代对传统味道的认知需要培养,如何在保留本味的同时拓宽消费场景需要进一步探索。

面对挑战,邵师傅的应对之策却很务实:在成本控制上,他亲自去码头选料,用经验控制成本;在产品品质上,坚守新鲜原材料和质朴工艺,靠本真风味留住顾客;在拓宽消费场景上,观察当下年轻人的消费习惯,结合“情绪价值”“氛围感”等热词,运用短视频平台进行宣传。如,在短视频平台拍“凌晨选鱼”等日常,听年轻人的想法,用“看得见的新鲜”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让老字号的故事被更多人听见。

 从1928年到今天,邵子牙贡丸的故事里藏着老字号的生存密码:坚守不是故步自封,而是以品质为盾抵御浮躁;创新不是推倒重来,而是用新方法让传统活在当下。当一颗贡丸既能唤起老一辈的乡愁,又能成为年轻人的社交符号,或许这就是老字号最动人的传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雅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